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汉末第一兵法家第150章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1/2)

文/南宫我梦
汉末第一兵法家 | 本章字数:1798 汉末第一兵法家txt下载 | 汉末第一兵法家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满唐华彩大时代1958醉枕江山都市尖兵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红色莫斯科南宋之帝王大业超级兵王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我祖父是朱元璋明末之草原为王

迷茫的前途在李孟羲只言片语的提点之间,变得豁然开朗。

乡勇们围着篝火,交谈着畅想着前途,情绪越发热烈。

众乡勇都是觉得,若下次与黄巾一战,等军令一下,不管其他,找准了黄巾军中身穿好甲的人直接冲杀过去,擒杀他一两个黄巾百夫长,还真的能把军功弄到手。

远的不说,什长狗子不就是捅死了个甲士才当上百夫长的?他狗子真就比别个能打?不见得!

乡勇们越想越觉得靠谱,他们商议,下次有战事,大家并肩子上,一起捞军功。

众人皆赞同。

还算他们有自知之明,知道战阵之上一人之力有限,结阵并进方是上策。

李孟羲揽着弟弟在一旁安静的笑着听乡勇们畅聊着他们自己的前程。

若说乡勇们胸无大志,就有点过分了。

但他们的确无甚冲天之志。

李孟羲给他们的建议是尽早谋得一官半职,他们最大的目标,还真的只是一官半职,最高不过百夫长而已。

至于管一千个人,乡勇们都不敢想。

有句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不管士兵出身多低,只要有大志,有追求,就会有动力和心思去学东西,自然,未来能有所成就。

而这样的有志成为将军的士兵,所带有的斗志、好学、和上进心,放在一个普通士兵身上,无异于是很好的品格。

有斗志好学上进的士兵,自然,也是很好的士兵。

*****里升迁无望,晋身无门,士兵们混吃等死,整个军队死气沉沉,自然,没有好兵。

好在,现在正是建功立业的时机,乡勇之中不少人因军功升任伍长什长之类的军官,上升渠道畅通无阻。

见众乡勇都是一副农人模样,不像是识文断字的,李孟羲想到识字的重要性。

别的不说,得能识数,能把人查清的吧。

于是,“哥几个,你们识得字不?”李孟羲好奇的问到。

这一问,本来热络的讨论着的乡勇们,一下安静了下来。

许久之后,像被问到了短处,什长狗子不好意思的挠头,朝李孟羲尴尬的笑了一下。

狗子随手撅了一根树枝丢到篝火堆里,然后低着头,小声嘀咕,“哪请得起先生,哪识得了字。”

言语之中,尽是无奈。

古代读书识字对平民百姓来说,费用是难以担负的。

肚子都吃不饱,哪里有精力去请先生教学字。

而且,都是古代,但古代和古代还有区别。

在造纸术和印刷术成熟的唐宋之后,读书识字的成本大幅度降低之后,普通百姓倒是也有一点机会去供养一两个孩子去识点字。

但,那是唐宋,如今是汉末。

别刷印刷术了,练造纸术都刚刚成熟起来,汉代纸产量很低,价钱又贵,文字记载的载体,主流依然是竹简。

普通百姓在汉末读书识字,难比登天了。

想到此节,李孟羲看着变得沉默的一众乡勇,他轻轻叹息了一声,然后,认真劝导,“诸位听某一言。

大家若志在军旅,有心想挣个一官半职,就不能只懂厮杀,得学识字了。

十夫长百夫长倒也罢了,不识字无妨。

到了千夫长,要能能熟读军令,懂的管理与分配粮草,还要决断麾下士兵的赏罚,最好还懂些排兵布阵,而这一切都需能识文断字才行。

要是连一百个数都不会数,是万万管理不了一千人的,人数都查不对,那还怎么当千夫长。大家说说,是不是这个理?”

李孟羲问。

乡勇们都是点头,认可李孟羲的说法。

见此,李孟羲有了计较。

沉思片刻,他对众乡勇郑重说到,“诸位,若是有人教,我请人来教诸位读书识字,诸位是愿学还是不愿?”

话音一落,众乡勇刷的一下齐齐抬头惊讶的看着李孟羲。

李孟羲轻笑着,扫了一圈,“我是说,诸位想不想学字?”

“想!咋个不想!”

回过劲儿来,乡勇们眼神热络的看着李孟羲。

事情和李孟羲认为的不太一样。

前世历史课本上记载,据说在黑暗的中世纪,教育被教会垄断,甚至,连贵族都不一定会写字。

当时有人在街上问人们,有人要学知识吗?

当时的人们露出一副茫然的表情,知识是啥啊?

李孟羲以为,可能面前的这些出身贫寒没啥见识的乡勇,可能会觉得读书没啥用,或者对学字的态度不那么热烈,故有此一问。

没想到,这些目不识丁的乡勇,一听到能有学字的机会,对知识追求的态度,是近趋狂热的。

可能,这就是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的原因吧。

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汉民族一样对追求知识的态度那么虔诚。

至于说,儒家不看重科学知识,不尊重技术,因此造成了后来的落伍。

这倒不是不尊重知识,儒家对知识的态度是没问题,是眼光问题,和对知识的认定方面有问题。

儒家觉得科学技术之类的,难登大雅之堂。因此轻视至极。

儒家眼光不好,但做学问和追求知识的态度,颔首穷经也好,为了读书饿死也好,可叹可敬。

到了后世,儒家文化圈里的那些国家,哪怕有些人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了,对待后代教育方面,依然是不计代价的投入。

这一点,几乎是汉文明所独

状态提示: 第150章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章:第149章 一夜话前程(二) 返回《汉末第一兵法家》目录下一页:第150章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1/2)(快捷键→)

推荐阅读红色莫斯科国潮1980大唐之最强熊孩子大秦:这个皇位舍我其谁我娘子天下第一军工科技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红楼之挽天倾迷踪谍影雏鹰的荣耀我祖父是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