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大唐重生兵王第135章 历史的拐点(1/2)

文/冶山有熊
大唐重生兵王 | 本章字数:1836 大唐重生兵王txt下载 | 大唐重生兵王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大唐之神级败家子满唐华彩都市尖兵大唐腾飞之路三国刘禅重生记红色莫斯科剑道乾坤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奋斗在初唐大时代1958皇族如骄

要不是规定了,大朝会要穿朝服,韩啸是一定会穿呢子大衣的。虽然他身体壮得很,但这加了衬子的朝服还是冒冷气。/p

到了皇城前,正衣冠大镜子因为怕冻坏,已蒙上了厚厚的布。/p

“吆,这不是韩掌柜嘛,穿一身朝服,没认出来啊!”/p

身后的声音响起,韩啸冷冷转身。/p

虽然王仁则弑父篡位,但最终,李渊并没有杀他。因为还有其他军阀没臣服呢,这主动出降的,还是先留着为好。/p

所以,这位安义侯被留在长安城,做个富贵闲人。/p

的确,没有人看得起他,那些旧日的部下都比他混得好。但好歹命保住了,不是?/p

王仁则去过韩啸家,是去看单鸿飞的。好歹是大侄子不是?虽然是王仁则杀了单雄信,但那都是过去的事,这时候登门来看看,按说没错吧?/p

不过,孩子没见到,一顿大棒倒是受了。韩陈氏拿着扫帚把追了两条街。/p

这件事也成了长安城的一个笑话。/p

所以王仁则见到韩啸才这般冷嘲热讽的。/p

“我这掌柜的,自家的店铺那可是生意红火啊。但就怕招到像侯爷这样的伙计,打东家的主意,谁敢放心用啊!”/p

韩啸的话可谓诛心,让王仁则脸上一红,其他大臣闻言都是低笑。/p

“皇城之外,莫要闲话。”/p

前面消瘦的裴寂低咳一声,出声道。/p

今日因为与往日不同,所以闻听裴寂发话,那些老臣都是低头垂目。/p

过不多时,皇城门开,一队龙旗护卫扛着大旗出来,众官都是让出大道,看着雄壮的队伍过去。/p

“还别说,韩小子搞的这一出,看的人心中敞亮。”/p

程咬金嘿嘿一笑,见别人不言语,也没了谈兴。/p

过不一刻,内侍传旨,百官鱼贯入内。/p

一到大殿,里面温暖如春,让人一下子舒缓起来。/p

因为是大朝会,李渊身穿衮服出来的时候,百官都是跪迎的。/p

“众卿,我大唐能有今日鲸吞天下的局面,离不开众卿努力,朕心中感激。”/p

等百官起身,李渊站在御案之前,动情的说道。/p

“全赖陛下治国有方。”/p

裴寂赶紧躬身。/p

“全赖陛下治国有方!”/p

所有人都躬身,这时候谁也不能把皇帝的客套话当真的。赶紧奉承回去。/p

李渊微笑着点点头,坐到宝座上。/p

“裴卿,你是百官之首,今日大朝会,可有什么要说的?”/p

这是安排宰相做年终总结了。/p

“回陛下,大唐自建国以来,国力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p

“今年,大唐各地风调雨顺,田地丰收。将士们开疆拓土,战功赫赫。”/p

当一番汇报之后,裴寂以这样的话为总结。/p

“此,诚是我大唐之福。臣贺陛下一统天下,功在千秋!”/p

百官赶紧又是跟着后面高喊:“此,诚是我大唐之福。臣贺陛下一统天下,功在千秋!”/p

李渊抬手,让下面臣子都起身,然后道:“此是大唐之福,也是万民之福,更是诸位的功劳。”/p

然后一摆手,旁边的内侍捧着一卷圣旨过来,缓缓展开,然后用尖细的声音念起来。/p

“大唐武德皇帝诏,魏国公左仆射裴寂忠心体国,任劳任怨,现升任司空,实封千户。”/p

“封德彝封密国公,升任中书令。实封八百户。”/p

“屈突通兵部尚书加封陕东行台仆射,封蒋国公。”/p

“秦琼……”/p

“程咬金……”/p

一干有功之臣,都有封赏,可畏是皆大欢喜。/p

连韩啸都官升一级,正六品,振威校尉。/p

虽然韩啸心思不在这些上面,但升官发财,终究是好事不是?/p

可是所有人都有封赏,太子和秦王会怎么办?/p

所有人都开始期待起来。/p

“齐王李元吉,封上国柱,左威卫大将军。”/p

上国柱?左威卫?/p

这些不都是秦王的位置吗?/p

底下大臣对视一眼,没有人说话。/p

“太子建成筹集粮草,稳定四方,特赐假节仗,武卫两百,东宫日用十万贯。“/p

李建成已经是封无可封,假节仗就是尚方宝剑了,在皇帝不在的时候,可以代替皇帝行事。/p

对于这样的封赏,李建成当然是欢喜不已。总算自己这半年来的辛苦没有白费。/p

“秦王世民,征战天下,功劳卓着,特设天策上将一职,许自置官属,统帅三军。”/p

果然是天策上将!韩啸心中一喜,这是放开了秦王的手脚了。/p

李建成却是心中一叹,天家无亲情。天策上将这一职,不就是专为挟制太子东宫而设?/p

“世民,朕当初曾说过,打下洛阳,便让你假天子旌旗。执掌黄河以东。今日,朕还是这话,你可愿意?”/p

整个大殿雅雀无声。/p

谁也没有想到,大唐皇帝会在大朝会上说这样的话。/p

所有人看向李世民,所谓天无二主,李世民要是假天子旌旗,那李渊算什么?/p

黄河以东,虽然现在江南还是杜伏威的地盘,但那也不过是暂时的。凭杜伏威的本事,撑不了多久。/p

到那时,黄河以东,整个江南,虽没有中原人口众多,但也是富庶之地。/p

真的要隔河而治?/p

“陛下,秦王虽然功高,但天下

状态提示: 第135章 历史的拐点 --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章:第134章 大唐冬天不太冷 返回《大唐重生兵王》目录下一页:第135章 历史的拐点(1/2)(快捷键→)

推荐阅读红楼之挽天倾汉世祖我的公公叫康熙大唐之最强熊孩子大唐腾飞之路大秦:这个皇位舍我其谁我娘子天下第一红色莫斯科国潮1980军工科技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