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迷途在1643第九十六章 武安谈判(2/2)

文/拉拉袖
迷途在1643 | 本章字数:1641 迷途在1643txt下载 | 迷途在1643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满唐华彩都市尖兵奋斗在初唐浴血兵锋特种兵之无敌战神小兵绿萝至强兵锋佣兵的战争后宫大总管冠军侯唐朝发明家重生之烽火传信录
策,竭尽全力为新政权出力吗?”

费见深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在《黎城周报》上写的很清楚,我们中国,上下千百年来,最也不能这样相互杀戮了,满清的落后奴隶制政权管理不了整个中华文明,需要更多的能人志士,就像洪大人这样的人材,首先就是要废除君主体制,体制上的落后,洪大人最怎么努力去调和,完善制度、主张汉化,到头来还是一场空。所以黎城的目标不是要帮谁,也不是要打击谁,而是在做尽可能的保存这个国家的文明不倒退,保持这个国家的进步,尽可能地多救活一个百姓,而不是杀戮,更不能让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样的惨案发生,目前洪大人去看看四川,肃亲王豪格的军队在做些什么?在中原大地上,每一坐城池里面必有一坐满城,又是为了什么?没有一个民族统治另一个民族后会做这种事,还有那个剃发易服令,请问洪大人这样落后的管理制度下,国家就能变的强大,百姓生活就能变好?

江南书院山长顾炎武说的好啊:“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认为,如果清政府能延续中国的文明,比如华夏衣冠、自由言论学术、西学东渐、儒学、礼仪,那就应该得到老百姓的拥护,为明朝政府尽忠的事应该只是“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回去吧,黎城给多尔衮及顺治几句衷告,更多的杀戮只会激起更大的反抗,黎城不在乎谁要做皇帝,在黎城眼里皇帝一文不值,《黎城周报》以发行了四年多,里面有大量的文章写明了黎城的主张,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社会,不是随便写写的,而是认真的。”

这就跟清廷挑明了黎城的立场,只是没有对外正式宣扬,其实黎城的立场,在《黎城周报》上写的很清楚,可是不管是永历还是清廷,全都装着没看见。而现在,由黎城委员会费见深亲口对清廷高官兵部尚书,督察院右都督御史说出来,就显的不一般了,洪承畴回去肯定是第一时间会找来所有的《黎城周报》查阅。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清廷的朝堂上,有些人茫然无知,有些人满不在乎,而是只有少数人,比如这位洪承畴、宋权、王宏祚、李化熙、徐起元、霍达这些汉人贰臣心思就不一样的,这就好比我以在山顶上遥看前方10里外的场景了,有些人还在山脚下只看到从山上流下来的小溪水,更多的人连上山的路还没找着,可以看出,学问越高,读的书越多,看到的更透彻,理解的更全面。

不是谁强谁弱的问题,也不是凭着个人勇武才智过人的问题,更不是兵多将广的问题。

多尔衮沉默、顺治小皇帝哑然、垂帘皇太后不知所措,整个朝堂议论嗡嗡。

作为这一次和谈的首席代表,也作为议政大臣额尔克戴青,博尔济吉特氏喃喃地在自问自答说道:“可以这样说,黎城的目标是废除一家一姓皇帝制,管理天下者是谁?是有天下百姓选举出代表产生新的政府,每五年为一届,最多可连任两届,天下的官员经过考核后,才能被分配到各地上任,可是总要有一人来作主的吧?作主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委员会,一共是六人,各人分管着不同的部门,由这个委员会选举产生一个主席作为领 导人,而这个最高的人对全国的百姓代表负责,如果天下百姓觉得这个人不适合做为领导 人,就可以投票,获票过半数留人,不过半数就罢免。嘶!”

后边上的兵部左侍郎王正志接口说道:“大人这里还有一篇,要建设一个民主、自由、平等的社会,什么是民主、自由、平等,里面都有详细说明,按他们的说法,是人人平等,男女平等,官员和百姓平等,百姓也能坐轿,也能造高楼,也能穿黄衣着红裤、也能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黎城的主张没法在朝堂上说下去的必要了,这是思想观念上的冲突,而不是生活方式可以适应一下,要改变这种思想观念的冲突是要有时间去证明,还要由流血牺牲去改变,随着社会的进步去转变观念。在读书人看来就是理念上的冲突,儒学跟科学的冲突,所以说,社会的进步首先是思想的解放。而要这些人放弃儒学,就是挖祖坟,在《黎城周报》有许多文章是关于儒学的,儒学只是个人修性的学科,而不能用来管理国家,说穿了就是一本经书。


状态提示: 第九十六章 武安谈判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九十六章 武安谈判(2/2) 返回《迷途在1643》目录下一章:第九十七章 清廷含泪割肉 浙南又起风波(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之最强熊孩子大唐腾飞之路大秦:这个皇位舍我其谁我娘子天下第一红色莫斯科国潮1980军工科技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红楼之挽天倾迷踪谍影雏鹰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