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挽明第九十七章 高产量食物(2/2)

文/燕西风
挽明 | 本章字数:1257 挽明txt下载 | 挽明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满唐华彩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明末之草原为王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南宋之帝王大业烟冥望阡陌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清第一纨绔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都市尖兵大时代1958军工科技
石粮食的重量是不一样的,如果根据实物称重的话,明朝的一石大约在一百五十斤左右。

不过这个数据不一定准确,因为所查的资料给出的数据相差太多,从一百二十斤到一百八十斤不等。

这里选取的数据是根据后世粮食产量跟历朝历代对比时得出的,有资料说明朝的粮食产量是历朝当中最高的,亩产达三百多斤,建国初期的粮食亩产量还没有明朝高,直到55年以后,才逐渐赶上明朝的产量。而明朝时期,一亩地产粮大约是两石左右,因此这里给出一石粮食大约一百五十斤。若有谬误,还请谅解。)

“大叔,我听说有一种番薯产量挺高,一亩地能出四五石。”张凤梧接口道。

“四五石?什么作物?”董老汉惊讶道。

“番薯,我在南边见到过。”张凤梧笑道。

董老汉闻言连连摇头:“南方的作物拿到北方来种,可不一定有南方的产量,一旦水土不服,那我们这一年就荒废了,杨千总,种庄稼可不是开玩笑的事。”

杨鹤点点头,沉吟了一下道:“董大叔,要不这样,咱们先试种一下,看看番薯在北方适不适应,如果能适应,并且产量高,来年咱们就多种一些。”

“杨千总,你的意思是让老汉试种?”董老汉迟疑道。

杨鹤笑了笑:“大叔,如果侄儿会种庄稼,自己就弄块田去种了,可是侄儿根本不会种庄稼,让别人种,侄儿还不放心,只有交给您老,侄儿才能放心的下。”

董老汉闻言一拍大腿:“行,既然杨千总信得着老汉,那老汉我就豁出去了,不就是一年的收成么!”

杨鹤笑道:“大叔,您不用担心没有收成,如果真的没有收成,侄儿也不能让您一家挨饿。您有多少亩地,侄儿就给您补多少粮食。”

董老汉笑道:“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大胆的种。”

杨鹤笑着点点头。

趁杨鹤说话停顿之时,魏山劲和王卫国一个拿着碗,一个拎着水壶走进屋来:“杨千总,喝口水吧。”

杨鹤笑着接过碗,然后接过水壶倒了一碗水递给董老汉:“大叔您喝水。”

“你先来。”董老汉忙道。

杨鹤摆摆手,又倒了一碗递给张凤梧,最后才给自己倒了一碗。

把水壶交给魏山劲,杨鹤端着碗慢慢饮了一口。

想了想,杨鹤转头看向魏山劲和王卫国道:“你俩家里没事儿了么?”

“嗯,暂时没什么事儿了。”魏山劲忙道。

杨鹤点点头:“我答应过你们,等你们忙完家里的活儿,就让你们跟着我,现在衙门那里正在募兵,你们去报个名吧。”

“你不是都答应让我俩跟着你了么,怎么还要去报名啊?”魏山劲挠挠头道。

杨鹤笑道:“我答应你们跟着我,只是同意你们当兵,想在我身边做事,我得看你俩学习和训练的成绩。”

“啥?还要学习?学习啥?”魏山劲惊讶道。

“读书识字。”杨鹤笑道。

“当兵还用读书识字?”魏山劲疑惑道。

杨鹤笑道:“你要是想一辈子当个小兵,不去读书识字也行,不过你要想有出息,就必须读书识字。”

“那俺读书识字了以后,也能当你这么大的官儿么?”魏山劲忙道。

杨鹤闻言大笑:“我这算什么官儿,你要是能好好读书,以后做的官儿比我还大。”

魏山劲闻言大喜:“行,那俺一定好好读书,以后做大官儿。”

杨鹤笑着点点头。

端起水碗一饮而尽,杨鹤起身道:“大叔,我就先回去了,等买来番薯种子,我再过来。”

“在这里吃了饭再走吧。”董老汉忙道。

杨鹤笑着摇摇头:“衙门那里还一堆事呢。”


状态提示: 第九十七章 高产量食物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九十七章 高产量食物(2/2) 返回《挽明》目录下一章:第九十八章 煮盐(快捷键→)

推荐阅读北朝帝业大明话事人满唐华彩唐人的餐桌红楼之挽天倾大唐之最强熊孩子神话版三国我在现代留过学北宋穿越指南机战之无限边境军工科技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