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了少爷。”艾琳点点头。
自从德国的那批设备到来后,李斌的工厂产品产量上了一个新台阶。钢铁产量在1906年年底共计10万吨,其中钢产量6万吨,铁产量4万吨(这是李斌要求钢产量必须大于铁产量的结果)。化工厂生产出的火药除了消耗外,还有大量的结余。机械厂生产出的各类子弹除了满足每天护厂队的弹药消耗量外,还可以每天储存2000发步枪弹、4000发手枪弹。
化工厂方面,制碱取得成功(此处的碱指纯碱),从而打破了国外的垄断,人工合成氨也取得了成功。钾肥则是化工厂的下一个课题(中国每年的钾肥需求量绝大部分靠进口)。可惜的是即使取得了如此大的成果,也没有对外公布。对外公布的话,那就是在喊“我这儿有聚宝盆,快来抢啊。”李斌才没那么笨呢。
ps:第八章有一个注二最后忘了写,现在补起。
注二:一个工人的每天的工资还买不到两斤大米。这句话是我以前在哪儿本书上看到关于介绍中国工人阶级时看到的,忘记是哪儿本书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65839/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6583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十章 解惑)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最后的幸存者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