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雨村也知道这活计是在跟皇帝唱对台,不过没办法,他今天早上上朝之前还收到了一份卷宗,上面完完整整、真真切切记录着当时他在金陵知府位上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的事件。
虽然信上没有署名,门房也没有见过来送信的仆人是谁家的,不过如今武举殿试在即,当年的事情知道的人本来就只牵扯到几家,葫芦僧已经被他找了不是流放了,剩下的除了贾雨村本人,也就只有王子腾、贾政连并当事人薛家心里面门清。
这是□裸的威胁逼迫,贾雨村很明白他现在跟皇上顶一句嘴,那不过是惹得皇上不快一阵子的事儿,可是当年的事情要是让人掀出来,那就铁定是官位不保的下场。
贾雨村心中也是恨上了竟然敢这样子要挟他的贾家,当然,他并不知道这份卷宗是林璐一觉睡醒命人偷偷送过去的,后者现在正呆在林府等着看好戏。
乾隆很长时间没有出声,贾雨村硬着头皮继续道:“宋代秦埙,因其为奸臣秦桧之孙,殿试时本拟得头筹,宋高宗夺其状元降至探花,此举至今仍为人称道……”
科举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孙曰恭因为名字连起来为“暴”,被明成祖降至探花,状元另给了邢宽;乾隆本人在上个月刚结束的文举中还因为想要启用北方人,因此划掉了江苏状元的名字,改点陕西会元王杰任状元。
贾雨村的提议并不算偏颇,林琳出身不正也是事实,虽然乾隆看人家顺眼,不过规矩摆在那儿,让个小小的私生子做状元确实不好看。
贾雨村提出来的不失一个好办法,既没有埋没了人才也没有丢了朝廷脸面,他这一说就有许多考官站出来应声。不说别人,虽然刘统勋没出头,不过心里也觉得这样倒不错,探花并不比状元差什么。
乾隆闭了闭眼睛,放在桌子上的手都有点哆嗦,这群蠢蛋根本没摸清楚他的心思。
如果林琳本身本事平平,那看在他的面子上混不上状元,退而求其次点个探花,乾隆也不会挑三拣四,反而可以借此纾解心中的愧疚,觉得自己已经弥补了儿子。
可是现在林琳独占鳌头,板上钉钉的状元竟然因为私生子的身份就要给掳了,人家从最基本的童生试一路考过来,前五次都是第一,这可不是一科武状元的事情,甚至也不是连中三元的事情,这是在武举中连中六元的无上荣耀,是第一个,也很可能是最后一个,千古留名的荣耀成就,要是就因为他这个当爹的当年一时的错误给抹杀了,乾隆如何能心安。
他是皇帝不假,可也是一个父亲,一个急于弥补儿子自生下来所受委屈的父亲。
“前朝洪武能出一个黄观,难道本朝就不能出一个林琳?”心中主意已定,乾隆冷冷看了贾雨村一眼,“朕不仅要三元天下有,也要六首世间有1。贾卿暂且归列。”
得,连前朝都扯出来了,谁还有胆子说什么?下面人没了声音,乾隆也无心纠缠,抬手看了看下面的排名,点选顺天府大兴寺马全为榜眼,湖南潭州李威光为探花。
不过在朱笔正式填选之前,还需要跟三甲见上一面,龙架浩浩荡荡前往紫光阁校阅。
乾隆笑呵呵把三人点名出列,目光从林琳低垂的后脑勺看了好一会儿,才顺势看向马全,这一看觉得有些眼熟,皱眉道:“你可是壬申恩科一甲第三名探花马瑔?”
马全本是十七年探花,后同同僚打斗被上司削职,重归白身,流落京师,被傅恒看中,留其在京营做教习,今年改了名字第二次科举。
马全也没想到皇帝竟然能够一眼把他认出来,跪地上叩头谢罪,被牵扯到的傅恒也站出来讲明了原委。
乾隆爱惜其才干,挥挥手不予追究。其实皇帝心里也很高兴,出个这档子事儿打岔,也好转移一下手下大臣投在林琳身上的视线。
都看到了嘛,朕爱才,爱到都能容忍有人犯了事儿重新考试,何况人林子毓只是出身不好,朕一样是爱的。
作者有话要说:1黄观(1364—1402),字澜伯,又字尚宾,安徽省贵池县清江人。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殿试策论中主张“屯兵塞上,且耕且守,来则拒之,去则防之,则可中国元扰,边境元虞”,取殿试一甲第一名,至此六次考试(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均获第一名,时人称“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
乾隆那句话就是脱胎自人们称赞黄观的诗句~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61906/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6190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43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callme受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