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明末风暴六一六、金鼓缓敲试蛟龙(四)(2/2)

文/圣者晨雷
明末风暴 | 本章字数:1297 明末风暴txt下载 | 明末风暴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满唐华彩都市尖兵奋斗在初唐浴血兵锋特种兵之无敌战神小兵绿萝至强兵锋佣兵的战争后宫大总管冠军侯唐朝发明家重生之烽火传信录
了毒?”

“莫非怕我在酒中下毒?”

吴三桂为冯铨之死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济南城中,孙晋微笑着看面前的俞国振。

俞国振同样微笑摆手:“如今大势已定,便是毒杀我,朱由崧亦不可能坐稳天下。鲁山先生当世智者,定不会出此下策,若是史道邻,或许还会如此。”

“你啊,便是尖酸刻薄。”孙晋哑然失笑。

孙晋看着俞国振的目光,与旁人有许多不同,满眼都是赞赏。他是东林干将,同时是孙临的亲兄长,因此与俞国振也算是有亲属关系。如今与俞国振有亲属关系的方孔炤总督两广,张秉文总督山`东,虽然华夏体系中的总督一般只是文职,没有身兼守备司令之职便无权调动驻防的华夏军,但这二人都可以说是一方大员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孙晋自觉自己也有能力在华夏军略委员会的体系下,获取一个位高权重的职务。

不过他此次来,却不是为了个人的职务而来的。

“你不饮酒就罢了,那我就在这里谈公事吧。”孙晋坐正了身躯:“无论你如何看待弘光天子,但此次我来,天子是要向你表达善意的!”

“哦?什么善意?”俞国振微笑道:“他不忙着选秀女么?”

“忙着选秀女的天子,至少比隔着几千里指手划脚的天子,要容易应付得多。”

“哈哈,鲁山先生这是深有感慨吧?”俞国振听得孙晋对崇祯吐槽,不由得大笑起来。

崇祯尚在的消息,虽然有所泄露,但因为俞国振的暗中控制,一直没有人能够证实,这就使得孙晋等人虽然有所察觉,可是一个个都装没有这一回事。

“天子下令,令黄得功移兵襄阳,压制张献忠。”

孙晋带来的这个消息,让俞国振微微“咦”了一声:“此为朱由崧独断,还是鲁山先生你们所劝?”

“二者兼有。”

黄得功是现在金陵小朝廷唯一可靠的武力,他拥有大军也近二十万人,一直囤于淮河两岸,虽然金陵小朝廷的本意是戒备俞国振南下,但实际上他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威胁着山`东。毕竟,背后有二十万人呆着,无论如何俞国振也得留上一两万人防备。若是朱由崧自己提出调离黄得功,这不解体现出他对俞国振的善意,同时也体现出他超乎常人的胸怀与战略眼光,倒要让俞国振对这位历史上名声极污的朱明后裔刮目相看了。

“鲁山先生,朱由崧有此善意,那我就领了,待来日,我私人必有所报。”沉吟了一下,俞国振道:“不过若仅是此事,想必不会烦劳鲁山先生跑这一趟——可还有别的吩咐?”

“吩咐是不敢,只是想问,华夏军略委员会何时开科举?”

孙晋说到这,目光紧紧盯着俞国振,希望从俞国振脸上看出他内心真的想法。他此次来,确实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就象阉党反复试探俞国振的打算一样,他们东林同样也在反复试探。

史可法从陈子龙口中得到的消息,让整个东林都为之震惊,甚至让他们暂缓与马士英、阮大铖等阉党的争斗,而是试图与阉党合作,让朱由崧将黄得功调往襄阳。对于东林或者阉党来说,什么都是可以拿来作利益交换的,只要能保住他们的统治者的地位,哪怕将金陵的小朝廷拿来交换也不是不可。

俞国振没有犹豫什么,很直白地说道:“科举乃文官制之基础,而文官制乃未来国家之基石。在我看来,未来的华夏国家有三大基石,一大灵魂,这四者共同构成我华夏道统。”

“愿闻其详!”孙晋听得俞国振承认科举乃文官制之基础,又将文官制视为未来华夏国家的基石,心中便是一喜,觉得史可法从陈子龙那边得到的消息,未必全对。


状态提示: 六一六、金鼓缓敲试蛟龙(四)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六一六、金鼓缓敲试蛟龙(四)(2/2) 返回《明末风暴》目录下一章:六一七、杀气一时作阵云(一)(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之最强熊孩子大唐腾飞之路大秦:这个皇位舍我其谁我娘子天下第一红色莫斯科国潮1980军工科技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红楼之挽天倾迷踪谍影雏鹰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