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高科技军阀(一百三十二)“弘宪帝国”(2/3)

文/银刀驸马
高科技军阀 | 本章字数:1960 高科技军阀txt下载 | 高科技军阀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满唐华彩都市尖兵我娘子天下第一明末之草原为王大时代1958大清第一纨绔抗战之中国远征军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南宋之帝王大业大唐之神级败家子我祖父是朱元璋
黄韵芝问道。

“和我一样,也是一等侯。”杨朔铭取过一张政fu公报,jiao给了她,“我原来以为他能在我之上呢。”

“一等侯就不错了,”赵霞在一旁和黄韵芝一起看着公报,笑道,“虽然说离王爷就差一级,但这些个一等公里面,好几个人可都是死了的。”

黄韵芝看到封“一等公”一栏的名字里面,张勋和前国务总理赵秉钧的名字赫然在列,不由得顽皮地吐了吐舌头。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不管哪一个新王朝,建立之后都要“徙居处、改正朔、易服se、变牺牲”,对袁世凯的弘宪王朝来说,这“牺牲”祭品什么的变不变无关紧要,国都北京是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因此“徙居处”也就大可不必;但在“改正朔”上,袁世凯的谋臣们还是需要做做文章的,那就是将1917年民国六年而改行“弘宪元年”,历法也改用《弘宪元年历书》;至于“易服se”,按易经的“夏黑商白周赤”的三统五行循环理论,弘宪王朝应崇尚红se,因而文官的服se皆为红se,国旗中间也是一个大大的红叉,连登基用的三大殿的廊柱都刷成了红se,殿瓦也全部换成了红瓦,以示喜庆。

除此之外,新皇帝登基还得对有功之臣封王赏爵,好处均沾,但这里也遇到了一点xiao问题,那就是之前的故人旧友,以前都称兄道弟平起平坐的,袁皇上也不好意思让他们低头称臣,于是便想出了列入“旧侣”(计有载沣、奕劻、世续、那桐、锡良等数人,均为前清王公或者督抚等封疆大吏)、“故友”(计有徐世昌、赵尔巽、张謇、李经羲,即后来的“嵩山四友”)、“耆硕”(王闿运、马相伯等)三类的办法,凡是列到这三类里面的这些人,可以享受不臣之礼。象原来的副总统黎元洪,则被封了个“武义亲王”(听起来和xiao说里动不动就出现的“一字并肩王”差不多),至于各省将军、巡阅使、护军使、镇守使、师旅长以上人等,则分别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分封,见者有份,一口气封了128个,就连已故的安徵将军张勋和前国务总理赵秉钧也都给追封了个一等公。

新朝甫立,“万象更新”,但在这无比“欢快”的日子里,也有不“河蟹”的音符,譬如在新皇帝的朝贺仪式上,前陆军总长、袁世凯的老部下段祺瑞和前副总统黎元洪(袁世凯做了皇帝,黎副总统当然就成了前副总统)就不曾前来。尽管袁世凯为了表示荣宠,给黎元洪封了个“武义亲王”,不料这前副总统却坚决拒绝,不肯接受。为此袁世凯不得不在政fu公报上登出了“前以武义亲王黎元洪,毋许固辞”的字样。事情一经传出,民间竟然出现了这样的一首童谣:“好江山,做不牢,亲王奉送没人要!”

“他袁项城以为这次战胜日本的大功,就可以让他做皇帝了,但南方根基不稳,海外革命党又蠢蠢yu动,他竟然还张罗着要参加欧战,可以说是本末倒置,”黄shi尧看着杨朔铭,脸上并没有丝毫高兴的神se,“那黎元洪坚决不当这个亲王,是有他的考虑的,你也应该学学他,给自己留个后手。”

“我明白。岳父放心好了。”杨朔铭点了点头,“过不多久,局势当有大变,只要不在这风暴中心,就不会有事。”

“你不是手又痒了,想要自告奋勇去欧洲参战吧?”黄韵芝听他话里有话,立刻问道。

“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杨朔铭有些好笑地看着爱妻,“我什么时候说要去欧洲了?别忘了,我现在是文职,不带兵已经很久了。”

“你想哪儿去了。”黄shi尧明白nv儿的心思,他看着已为人母的nv儿,目光里闪过一丝慈爱之se,“老袁绝对不会派瀚之统领参战军去欧洲,要派,也是他儿子去。”

“老袁舍得派他的儿子远涉重洋上战场?”黄韵芝不解的问道。

“道理很简单,现在是帝制了,老袁将来肯定是传位给他的儿子,他的儿子将来做了皇帝,如果身上没有点儿战功,怎么驾驭那些北洋宿将?”黄shi尧解释道,“现在送儿子去镀镀金,将来便可堵上下边人的嘴。”

“我懂了。”黄韵芝点了点头,“但是,欧洲战场毕竟很危险的,他难道就不怕他儿子在那里出什么意外?”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黄shi尧笑了笑,说道,“他想要儿子稳坐江山,就必须要冒这个风险。”

听着妻子和岳父的对话,杨朔铭不由得想到了后世所发生的历史,发出了一声深深的叹息。

在那个红旗飘扬的王朝,句句发金光的伟大开国领袖不也是把自己的儿子送到了朝鲜战场“镀金”,却没有想到未来的“红太子”竟然就此葬身异国他乡的吗?

对于红se中国来说,那是足以改变历史的一瞬。

如果红se王朝的太祖皇帝没有做出这个决定,在他死后,红太子顺利登基成为红太宗,那么后世的中国,在经历了“大跃进”、“自然灾害”和“十年动luan”等诸多死去活来的运动之后,也许会更加深入的划向深渊,如同已经传了三代的“金氏朝鲜”。

历史在这里,竟然出人意料的出现了一定的偶合。

杨朔铭想象着袁世凯一旦知道儿子死讯时的样子,会不会也和红朝太祖一样,牙关紧咬的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的诗句,嘴角不由得现出了一丝怪异的笑容。

“明天的大阅兵,有你的事吗?”

状态提示: (一百三十二)“弘宪帝国”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一百三十二)“弘宪帝国”(2/3) 返回《高科技军阀》目录下一页:(一百三十二)“弘宪帝国”(2/3)(快捷键→)

推荐阅读我娘子天下第一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我祖父是朱元璋左舷我的公公叫康熙机战之无限边境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北朝帝业雏鹰的荣耀国潮1980唐人的餐桌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