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多条件集合在一起,终于使得大汉的商业市场在此时完成了一个质和量的突破,形成了如今这种繁华无比的景象。
繁华的工商业。又增加了国家税收,反过来增强了国家实力。
这般繁荣的景象,朝廷的旧城改造工程,当然就能如此顺利了。朝廷拿国家的税收用市场法则来做这个工程。如同生意一样经营,朝廷没有搞征发百姓做无偿的役夫,也没有让地方提供各种材料物资,而是用从百姓商贾手里收到的税收,拿这些钱,向商人招标。从中标者的商人手里采购各种物资。
拿钱安置旧城区里的居民,补偿那些商家。
拿钱雇佣百姓做工,发给工钱。
在这些环节里,没有强迫,都是遵守着市场经济法则,公平合作。
改造项目完成,原来低矮脏乱的那些旧城区,就如一件翻新的家具一样,一下子升值数倍。朝廷通过增值的商铺、房屋出售,回笼资金,扣除各项投入成本,还大赚了一笔。
在别人也许觉得这整个过程十分的神奇,也有违历朝以来官府的做事规矩。
但刘钧觉得,其实事情并不麻烦,治理一个国家,有时把他当成经营一家公司就可以,两者之间,许多地方是相通的。
如果朝廷换个传统的方式来做这个旧城改造,强制旧城区百姓搬迁,免费征召百姓无偿做工服役。
表面看起来不用多少银钱投入,可在这过程里,却要从各地征发更多的百姓,效率低不说,还会引得百姓报怨。
当年朝廷修外城,结果最后只修了一个南城就修不下去了,为何,就是他们做事的方法不对。
若按刘钧旧城改造的办法,不但四面外城可以修起来,朝廷还能大赚一笔。
京师可是天下中枢,寸土寸金,如果建起城区,沿街修起商铺,城内修起居居住宅楼,这价钱岂不噌噌的往上涨。
修好一面,赚的钱立马就能做为下一个城区建造的项目启动资金了。
不过刘钧在仔细的观看了南外城的情况后,决定暂时不急着启动东西北三面外城的建造计划。
南外城刚刚改造完,一下子新增了大量的商铺、住宅,虽然很受欢迎,但也还没有全消化完。如果这个时候朝廷启动建造新城区计划,那这些还空置的房产商铺,只怕一时间就不那么好出手了。
按照市场经济法则,刘钧觉得还是先等等,等南城的市场饱和后,商人百姓们有了更多的需求时,再启动下一个新外城区的建造也不迟。
总得有需求,才有市场嘛。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56768/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5676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588章 经营)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木子蓝色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