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春秋我为王第1025章 中原北望气如山(下)(2/2)

文/七月新番
春秋我为王 | 本章字数:1358 春秋我为王txt下载 | 春秋我为王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满唐华彩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明末之草原为王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南宋之帝王大业烟冥望阡陌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清第一纨绔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大时代1958都市尖兵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
,赵氏一家独大。

在赵氏的带头下,这世道,真的变了。

五十年前诸侯还算尊礼重信,而现在则绝不言礼与信;当年各国还是唯宗姓氏族为尊,现在却世卿绝灭,大夫衰亡,乡邑聚为郡县,士人庶民在悄然崛起。国家之间,出于礼节的聘问朝见、宴会赋诗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尔虞我诈,合纵连横,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数十年之间……

难道晏婴和叔向预言的“季世”,真的要到来了么?

但也有不变的东西,那就是季札对中原与吴国能平息干戈,礼尚往来的希望!以及对这个国家未来报以期待的拳拳之心!

既然不能动之以情,只好晓之以理了,季札用尽气力站起来,对他孙儿辈的夫差长拜,说道:“老朽曾听孙武子说过,大国之战,当兴十万之众,奉师千里,百姓之费,国家之出,日数千金。”

“宋国乃赵氏与国,鲁泗乃赵氏禁脔,吴师北上,赵氏必然会来阻挠,我听人说,赵卿与秦、魏、郑战于河曲,能出动十万大军,吴国虽号称兵甲亿有三千(十万三千),但大王真的能尽起大军北上么?”

“就算能出动十万兵甲,粮食可否接济得上?从吴地到宋鲁千里之遥,又得出动多少民夫飞驺挽粟?若大王执意现在北上,纵然前期可能会有小胜,可迟早会因为国力不支而大败。大王若不念士民之死,而与赵卿争一日之胜,我以为吴国将有危亡之患!老朽肺腑之言,还望大王三思!”

季札不愧是曾出使列国获得一众好评的人,言语精炼,句句都戳中了夫差的痛处,让他无法再把这番话当成“危言耸听”。

没错,虽然现在吴国不断扩张,疆域两千里,不亚于晋、楚,但人口一直是硬伤。江南淮河地广人稀,所以比起楚国的四百万,晋国的五百万,吴国人数估计仅有两百万。何况许多地方组织度又低,纵使全民皆兵,能拼凑出十万大军已是极限,至于能派去外国出征的,不过六七万。

若只凭这些力量去与赵氏争雄于中原,纵然吴军骁勇善战,但也略显不足。

而且交通和粮草的确是个大问题啊……

迟疑之下,他看向了陈恒。

陈恒一个激灵,连忙出列道:“齐国苦赵氏残暴压榨久已,愿为吴国强辅,出兵与大王会师于鲁泗。何况还有郑国扰其心腹,使赵氏左右不能兼顾,如此一来,赵氏必失东方,到时候秦、中山、燕等响应大王号召,群起反赵,则大事可成矣!”

季札冷笑:“想必你这竖子也是如此说动楚、秦、郑、魏的罢,如今诸侯已败,皆是拜你所赐!大王,应当立刻驱逐这个大言不惭的不祥之人!”

“楚子时运不济,魏乃宵小之辈,秦则冢中枯骨,岂能与吴王这等英雄豪杰相提并论?”陈恒却仍嘴硬。

夫差眉毛微动,眼睛从没从他身上离开的伯嚭见状,立刻就知道北上中原是夫差真的夙愿,便插话道:“季子所言甚是,与赵氏争雄于中原,非一朝一夕可胜。但子常说的也不无道理,大王率师北上,一定能让赵无恤知道,什么是百战百胜之师!如今最大的问题还是粮草和运兵,大王不若等上半年,仅派数千人帮彭城的宋公稳住战线,臣等在后方一边筹备粮草,一边稳定陈、蔡和群舒,待江淮之间的水道疏通,再北伐不迟……”

“大善!”不愧是伯嚭,两不得罪,而且还把话说到夫差心坎里了。

距离越国臣服已经整整五年了,这五年里,吴国并没有大规模军事行动,但夫差并非一心一意沉迷于宫室、美人,对中原摩拳擦掌之余,他也在大江以北进行着一个大计划,那是一条前所未有的运河:

邗沟!

ps:“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中学课文《勾践灭吴》,今晚只有一章(www.92kshu.cc 就爱看书网。)


状态提示: 第1025章 中原北望气如山(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1025章 中原北望气如山(下)(2/2) 返回《春秋我为王》目录下一章:第1026章 邗沟、菏水(快捷键→)

推荐阅读国潮1980北朝帝业我祖父是朱元璋唐人的餐桌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雏鹰的荣耀藏国神话版三国我娘子天下第一北宋穿越指南我在现代留过学大唐之最强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