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p
“你要回去?住几天?”王老三诧异的问。/p
“一两天吧!”/p
夏千千之前就觉得奇怪, 她觉得王大妞好像在监视他们家。/p
难道是想偷看他们的鱼丸怎么做?/p
于是, 夏千千留了个心眼, 她有次用床单挂在门口当帘子,不遮光线还透气,别人却看不到里面。然后她就看到王大妞开了门出来恶狠狠的瞧着这边。/p
这种家里面有个贼, 随时准备偷你钱的感觉实在太糟糕了。/p
王大妞一看就知道夏千千在防着她们,气的跺脚。/p
她回娘家不能住太久, 不然别人会说她的闲话的。所以她要尽快偷到他们的赚钱法子, 不能再拖下去。/p
这两天王老三的一个堂兄弟家里要起一间房,叫他去帮忙, 夏千千一个人不能出摊只能待在家里,他去干活了, 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在,反正没事, 去娘家也好。/p
希望回来的时候,王大妞已经走了。/p
“行吧!啥时候回来我去接你!”/p
夏千千瞪圆了眼睛, 十分诧异:“你不送我去?”/p
“……送……”/p
去了夏庄, 最好的一点就是眼前没有烦心人。/p
夏千千记挂着王老三问她要鞋子的事情,跟夏母说要做鞋子。/p
于是, 夏千千有幸看见了古代人是怎么做鞋子的。/p
跟她以前见过的差不多——很难!直接剪好鞋样, 比照着把一层层布裁剪,纳鞋底……其实她以前见奶奶好像是用废了的碎布叠上, 再用麦面煮的糊糊抹上, 再上碎布, 再抹面糊糊,如此循环,等叠到自己想要的厚度,就可以等晒干,纳底了。/p
在第五次自己戳到自己之后,夏千千放弃了这个工作。/p
也许下次她自己可以尝试着用面糊糊糊上去再纳鞋底,不知道这样会不会简单一些?/p
“哎,以前不是做的挺好的么?”夏母接过去,谴责的看着她:“都是老三把你给惯得!”/p
她以前还担心女儿在王家过的不好,但是就最近来看,他们家里明显是女儿在做主,有一次,水壶在她旁边不远处居然还要让王老三给她倒水,简直是让她这个亲娘都看不下去了。/p
夏千千心虚的嘿嘿笑了两声,拿起一旁的衣服,问:“这是二丫的那件么?做好了啊?”/p
夏母点点头:“你给她绣朵花在衣角吧!这样光秃秃的不好看!”/p
夏千千胡乱的叠了下,回答:“回去再说吧!”/p
她忽然发现,在夏家跟夏母接触的时间越长,她露出的马脚就越多。/p
也许她该跟他们保持距离——/p
夏千千在夏家心绪不宁的住了三天,王老三适时的来到夏庄接她回去。/p
不过王老三也带来了一个消息。/p
“什么?要缴税了?”夏千千惊讶的问。/p
王老三点点头。/p
今早上,村长已经在村头那里敲锣打鼓的召集村民说了。/p
“镇上的差役过两天就会到我们村子来。”/p
夏千千虽然听了,可是并没有放在心上。/p
因为他们分家不分户,按照王老三的解释,赋税是王家整个一起缴纳的。今年他们虽然分了家,但是田地里收获的粮食却是王婆子他们的,这个税应该是算在王婆子他们那边。/p
不过,虽然这样,夏千千心里还是有些不踏实,让王老三每天都关注一下。为此,他还去村长那边问了。/p
“这个是今年的秋税,你娘他们没有分你们粮食,自然是要他们出这个粮食或者税银的。”村长说。/p
每年王家村的赋税都是村长头天先带人每家每户的通知,第二天等差役过来就可以直接清点粮食和税银,因为这些差役要亲自检查,粮食不能是坏的,斤两也不能差一分半点。/p
于是,喜闻乐见的,轮到他们家的时候,出事了。/p
王婆子果然没打算帮他们交赋税。/p
“虽然分了家,但是你又没有分我们一斤半点的粮食,我们连吃的都是从二爷爷家里借的,霸占所有粮食还要我们自己缴税,你想的美啊!”夏千千当场气的大骂。/p
王婆子冷淡的说:“我们之前早就分家了,文书都写好了,现在又不愿意自己缴税了,你才是想得美呢!”/p
王大妞在旁边幸灾乐祸的说:“弟妹不是我说你,这都分家个把月了还要让娘给你们出税钱,这也太不孝了!”/p
夏千千真是气的不知道说什么好,怎么会有这么极品的人?/p
如果他们当时分得了应有的粮食的话,他们确实应该缴税,但是他们没得到粮食还要出钱?简直是欺人太甚!/p
站在旁边的村长也是脸色难看。/p
懂点事理又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如果按照王婆子的做法,那今年王老三他们不但要给她包括生孩子的五两、孝敬银子二十两,还有现在的大概四到五两的税银,那就是三十两左右啊。/p
王婆子冷笑:“你就会哭穷!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就是故意分了家甩开我们去赚大钱的,”然后转头对村长说:“他们有钱得很!养了个儿子简直是豺狼虎豹,自己有钱还要贪图我这个老太婆的血汗钱!你知道他门两在镇上一天赚多少么?一天一两银子啊,可就没想过要孝敬孝敬我……”/p
“一天一两银子……”/p
“好多钱啊……”/p
一听王婆子的话,周围围观的人群都立刻议论纷纷。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255615/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25561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四十六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时辞今年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