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p
夏千千点点头,不想多说,反问:“二嫂你们这是去哪里了?这么晚才回来?”/p
曹氏心思一下就被带走了,乐呵呵的说:“我回娘家去了,这里没有肉吃,还顿顿都要喝粥,我吃不饱!”/p
夏千千被她的耿直吓了一跳,随即又想起来,以往这曹氏就因为这跟王婆子闹过很多次了。/p
“大丫啊,你看你们这都分了家了,你说我们也分家,娘会不会答应?”曹氏又语出惊人。/p
夏千千都囧了。/p
这分家又不是她说了算的。/p
“二嫂,我这还要熬药呢!就不跟你多说了!”夏千千抹了把冷汗,转身关了房门。/p
躺在床上的铁蛋看见夏千千进来,就立刻告状:“娘,你看弟弟好馋,他咬我的手指,咬住就不放了。”/p
夏千千皱眉:“你那手脏的不行,别放到他嘴里啊!”/p
“他不放开我啊。”铁蛋委屈的说。/p
夏千千走过去看,小娃娃看见她,立刻张嘴朝她笑。/p
铁蛋趁机抽回手,装模作样的说:“弟弟真是太馋了!”/p
夏千千把纸打开,里面是一些糖块,她拿起一小块尝了尝,是芝麻糖,味道还不错。/p
“娘,这是什么?”铁蛋造看见夏千千拿了东西放嘴里,就知道是吃的,咽了咽口水。/p
“是你二娘拿来的。”夏千千拿了块递给他。/p
真是的,来到古代之后,没过过一天好日子,搞得她现在看见糖也会嘴馋了。/p
王老二夫妇这次回来还带回来了三个孩子,家里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p
隔着房门,夏千千听到好几个孩子在院子里打闹,转头看见铁蛋羡慕的眼神,便道:“铁蛋也想去玩么?”/p
铁蛋摇摇头,说:“不去,我和弟弟玩就好!”/p
他们每个人都有亲的兄弟姐们,铁蛋以前也凑上去玩过,但是经常被他们合起来耍弄,次数长了,他也知道自己孤单影只的,没人跟他一伙,所以一直盼着娘亲生个弟弟妹妹。这会儿有了弟弟,铁蛋是全家最高兴的,就等着他长大,将来一起雄赳赳气昂昂的征战王家大院。/p
夏千千看他无聊的样子,忽然想起来一个问题。/p
“铁蛋,你现在几岁了?”/p
“我七岁了!”/p
“什么?七岁了?”夏千千惊讶的看向他。/p
她记得以前看过一帖子说零到七岁是最佳启蒙阶段,那铁蛋已经七岁岂不是已经错过了?不对,古代人都是喜欢用虚岁来算的,实际来说,要比真实的年龄小一岁,所以现在铁蛋应该是六岁才对。/p
六岁啊,确实应该启蒙了!但是现在家里没有那个条件送他去学校,这可不行,一定的想办法!/p
深受现代教育影响的夏千千觉得无论如何都应该送孩子去学校,去了爱不爱学习和想不想学习是两说,但是至少要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机会才是。/p
看来赚钱的事情迫在眉睫啊!/p
等王老三回来,夏千千认真的提了提关于铁蛋上学的事情。/p
躺在床上打滚的铁蛋“嗖”一下站起来,眼睛亮亮的看着自己爹娘。/p
王老三看了看用期盼的目光盯着自己的两个人,沉吟半响,说:“镇上的学堂每年春天都收学生,现在已经已经过了时间,只能赶明年了。”/p
铁蛋立刻咧着嘴笑了。/p
夏千千倒是关心钱的事情,问:“每年多少学费啊?”/p
王老三知道媳妇在问束修,回答:“一年五两银子,纸笔书本都要自己准备。”/p
夏千千点点头,心里有了数,又想起蒋淑芬说的八卦,遂好奇的问:“除了镇上的学堂,是不是柳庄还有一个啊?”/p
王老三点点头:“柳庄的学堂是柳氏一族的家学,里头只有和柳氏沾亲带故的亲戚或者非常有才学的人会被笼络过去免费上学。”/p
说着他瞄了一眼媳妇,继续道:“柳氏在当地非常有名望,家里有位老爷以前在朝堂当过大官,后来又提拔了柳家几个后辈,听说又出了几位官爷,现在我们县的县令就是柳家的一个远亲。这些年柳家私塾几乎每年都有人考上秀才,所以大家都以进入柳庄的私塾为荣,说镇上的学堂比不上柳家私塾,不过,那边听说束修很贵……”/p
很厉害啊,如果在刘家的学堂上学,考上秀才出人头地的机会就大一些,但是以后可能就要为刘家做事了,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不过,对于现在的铁蛋来说,大概是没有选择了,他们两个可是真的穷,只能选择镇上的学堂了。/p
“那我们得加油在开学前赚到五两银子了!”夏千千元气满满的说。/p
王老三笑了笑,又说:“还得买纸墨笔砚!”/p
这边,王老三夏千千两个在商量铁蛋上学的事情。/p
另一边曹氏和王婆子吵起来了。/p
眼看王老三要走出去劝架,夏千千忙拉住了他。/p
“先听听他们在吵什么?”夏千千悄声说。/p
“为什么不能分?老三都分了,为什么我们不能分?”这是曹氏的大嗓门。/p
王婆子也在吼:“要分家,等我死了再说!”/p
夏千千和王老三对视一眼。/p
还好没去!/p
“死婆娘,说什么呢?”王老二给了曹氏一巴掌。/p
他也是气的厉害,这当然不是气自己的老婆,是气自己的老娘。因为他也很赞同曹氏的话,为什么老三能分,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255615/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25561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十九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时辞今年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