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二笑眯眯的看着亲娘,其实心里也是怄的不行。/p
这次他忽然回来,其实是因为同村的人悄悄给他报信,说王婆子把王老三给分出去了。他早就想分家了,但是因为之前他想要入赘的事情已经得罪了诸位族老,所以他从不敢提分家的事。没想到的是,他没在家的这段时间,王婆子居然把老三给分了出去,而他不在,真是令人扼腕。回头他还跟曹氏发脾气,怪她要不是她回娘家,也不会让老三无声无息的分了家。来的一路上他想了很多很多,唯二的想法便是,要是当时我在的话我也能分家了,不知道现在来还不来得及?/p
王婆子从收到小儿子的信就把二儿子赶了出去,自己打开埋在床底下的罐子,仔细的数出二十两,抱着钱罐子想了又想,最后又加了五两。/p
王老二归来,也带上自己的妻子儿子。/p
夏千千在门口熬粥的时候,就看见一个胖胖的女人打着一把漂亮的油纸伞走过来,先是探头看了看夏千千他们的房间里面,又笑呵呵的递给夏千千一个小包:“大丫,这是我买给铁蛋的糖!”/p
夏千千不好拒绝,站起身,擦了擦手,说:“谢谢二嫂。”/p
曹氏是个很胖的女人,脸蛋圆圆的,笑起来眼睛都挤没了。跟王老三一家三口枯瘦伶仃的比起来可真不像是一家人。她的智商都长在了这一身的肉上了,刚加进来三天在家里耍横被王婆子锁在了猪圈里,后来就不喜欢王家了。每次王老二要出门她就要回娘家,王婆子不给回,她就摊在院子的地上不停的大哭大闹,引来村人嘲笑。/p
后来,王老二跟王婆子说了些话,又愿意一个月拿出一两银子上交,王婆子才松了口。/p
总而言之,在夏大丫看来,曹氏是个好命的人。不过夏千千倒觉得王老二狡猾,看曹氏这样子,就知道王老二绝对不是看上了她的人,而是她身后的曹家家财。/p
曹氏倒是吃惊了,王家谁都知道夏大丫就是个三拳打不出个冷屁的人来,在家里基本没有什么话语权,常常被人忽略,没想到这次回来却是伶牙俐齿的,据说还跟婆婆干了一仗。/p
曹氏镇上出身,家里的日子不算难过,嫁过来后特别看不起农村的这一大家子人,但是被王婆子收拾多了,也不敢太嚣张,就只能在夏大丫身上耍耍威风,每次都用点小恩小惠的收买夏大丫,然后回头又和大嫂一起嘲笑夏大丫。/p
“大丫,听说你们分家了?”曹氏看她收了东西,就急不可耐的问。/p
夏千千:o(╯□╰)o!/p
刚出王婆子房门的王老二听到,心里骂了一声蠢货。/p
夏千千立刻催着他去取回家来。/p
夏千千知道王老三一直坚持每天都送一条鱼去二叔家,所以能攒几条是几条,今天先去集上看看怎么样,好激动啊,终于要出去了。/p
“我也要去!我也要去!”铁蛋怕爹娘不让去,从起床就紧紧的跟着夏千千,一步都不落。/p
王老三回来,夏千千已经收拾好了自己和两个孩子。/p
一看,居然有四条三四十厘米的大鱼,看不出品种,大约是鲤鱼和草鱼之类的。/p
看见王老三打算用草拴着鱼嘴就走,夏千千抽了抽嘴角。/p
“这样去了都不新鲜了!”这么干,一看就没人愿意买了。/p
他们家没有水桶,夏千千只能用盆子装鱼,底上放些许清水,然后王老三再抱着盆,这样到镇上应该会新鲜一些。/p
夏千千说什么王老三就做什么,一路上都憨笑着,也没嫌累。/p
王家村到镇上果然是有牛车的,他们在村头坐牛车的地方遇到了二婶。/p
“二奶奶!”铁蛋大声问好。/p
“铁蛋,你们也去镇上啊?”二婶看侄子抱着个盆子,奇怪了。/p
夏千千热情的回应:“二婶好,这不是捞了几条鱼打算去卖了么?”/p
“有人买么?”跟二婶同行的妇人们好奇的问。/p
原来这附近因为离玉河不远,任何人想吃都能吃到,所以鱼这东西在这里真不稀奇。/p
“这不,拿去看看三文两文的也是钱不是?”夏千千笑着回答。/p
她也是被穷的没办法了。/p
“那我帮你拿着吧,反正我坐车,不累,铁蛋也上来,等会儿到了镇上,我和他在打铁铺的门口等你们。”看出来小两口是打算走路去了,二婶便热情的开口要帮忙。/p
铁蛋这么小的孩子赶车的是不收钱的,但是夏千千拒绝了,他们没花钱可不好意思乱占别人便宜。/p
“那就把盆子给我吧,我帮你们带着,回镇上你们来拿……”最后二婶真心实意的说。/p
“二婶,这样会不会太麻烦你了!”不用抬着个盆子走远路,夏千千是愿意的,就怕麻烦了麻烦了别人。/p
“这有什么,我这又不费力气,我帮你们拿,你们快走,不然等会儿赶不上我们了!”说着,就去接王老三手里的盆。/p
夏千千连忙拉着王老三道谢。/p
马车上人还没有坐满,得等人,夏千千他们就先走了。/p
看着两人走远,马车上的人都议论起来。/p
“听到王家老三和他娘分家了,是不是真的?”有人问王老三二婶。/p
他二婶点点头:“分了,昨天分的。”/p
“最近,李小玲家的事情闹得蛮大的,那天听说王婆子差点把自己三媳妇打死了,是不是真的?”有个跟二婶年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255615/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25561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一百五十一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时辞今年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