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龄修长的手指顺着右路敌军行军的方向一直顺延着向前伸,然后停了下来,指着长安的位置,沉默片刻后说:“我们必须把精兵强将都调出去,全力阻击右路夏军,以防它向长安方向挺进。”/p
一位官员说:“右路夏军的军师是张原,此人有一半汉人血统,在大宋居住过十多年,对西北情况了如指掌,他狡诈阴险,就怕他再分出几股疑兵攻打沿途重要城池,用来牵制我们出兵。”/p
一位将军说:“长安自有潼关天险可以依仗,此前一直有传言说夏军要抢占延州城,末将觉得应该留一部分精兵在延州。”/p
又有人说:“大人,若是把精兵全部带出去,万一敌兵进犯延州,延州城一旦失守,您必定会受到严惩。您刚刚被贬官,若是再出错,怕是再难以起复了。反正敌兵进犯的是泾原路,除了我们,其他路也会派兵前往阻击敌军的,我们犯不上让精锐都倾巢出动啊!”/p
王延龄叹了口气:“和长安的安危比,我个人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左路敌军已经牵制住了秦风路的军队,他们根本无暇顾及泾原路,泾原路又是边疆所有路中防守最薄弱的,我们离泾原路最近,全力支援理所应当。其他路的军队若要增援,只怕远水解不了近渴。”/p
他又把长案上的舆图细细看了一遍,说:“大宋的精兵良将全部聚集在宋夏的边境地区,关中地区的军事力量则向来薄弱,那里的将士疏于训练,又没有实战的经历,偏又依仗潼关天险自以为是,我们绝不能把夏军放过去,如果潼关失守,长安在劫难逃。延州城和长安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就算丢了延州城,也必须要保障长安的安全。”/p
决定增援泾原路阻击敌人后,众人又商议了很久带兵的人选,最后王延龄下达命令,命定边军赵楷、保安军魏临,两路都巡检赵良奇、吕宏等部,共集精兵五万,统一由环庆路都监郑铎指挥,火速前往阻击地点。他自己则率老弱病残的余部留守延州。/p
他又写信给泾原路的经略安抚使,阐明了作战计划,请他集结军队给予配合,又给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写信,请他火速出兵增援。/p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等不及朝廷的供给,王延龄下令先把延安城内的粮食运走。/p
随后,附近的军队集结完毕,相继拔营启程。/p
百姓们恐慌无比,这座城如今无粮无军,已没了安全感,便纷纷离开。锦绣阁衣坊也关门了,老板娘遣散了伙计,全家收拾细软,锁了房子,慌忙投奔乡下的亲戚去了,可怜艾怜和另外两个姐妹无处可去。/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254889/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25488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48章 大战前夕)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青萝语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