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乱明风云五十四、明末十六次祈求日本助其复国(1/2)

文/为花做和尚
乱明风云 | 本章字数:1963 乱明风云txt下载 | 乱明风云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古穿今]神棍影后逆袭[快穿]红衣侯[韩娱]妖孽日常白月光男神自救系统[快穿]上位[娱乐圈]诱他破戒!千亿大佬夜夜难眠抄家后,替嫁医妃带着空间去流放叮,您的小祖宗又掉马了!重返1973做知青隐之实力者快穿:那个炮灰我穿过顾陌欧司承

日本正保三年,郑芝龙派遣的正使黄征明从福州向日本出航。复制网址访问 但途中遇到暴风,船只飘散,其中有的刮回大陆,为清军所捕获。黄征明本人也身阻海上,不得已而重整船,重新派遣陈必胜、黄征兰二人为使者,据他们到达长崎是九月初。

使者带来郑芝龙的书信总共八封,其中致日本的正京皇两封,将军三封,长崎王(长崎奉行)三封。根据林春斋的《华夷变态》记载,给正京皇的一封信的内容是这样(郑芝龙的原信未传,这是林春斋根据其父林罗山列席幕府会议讨论时的回忆而写的):“……附隆武皇帝(唐王)之赦旨,引周之彭濮、唐之回鹘之事,意在求借劲兵也。前云借兵五千,今欲更多,以战胜敌兵。”并带来许多礼品,要求派遣强大的援军。

关于“……前云借兵五千,……”,我准备以后再谈。据幕府接到这些书信后,以老中们为中心,反复地讨论了数,当时“尾张和纪伊的两位大纳言和水户中纳言”所谓御三家也来到江户,发表了意见。看来是但是极为重大的事件,慎重地予以对待。

其结果,据林信笃的《宽永》,御三家均赞成出兵,“据云尾张大人云:‘三人中,吾居长,应派吾为主将。’自己要求出阵。反对的仅有井伊直孝,他反驳,御三家的意见有一定道理,是可以信赖的,‘但,……关于求援事,吾以为不会立任何功劳,亦无益之至。’结果大家认为井伊直孝言之有理,取消了派遣援军。”

不过,据《南龙公谱略》:“赖宣卿云:国家出援兵,无功则不仅为本邦之耻,且长期与外国结仇,成为永世之害;如我兵有功,得其地亦荒其田,于国无益,反招后世之弊,不可从其请。……”由此看来,反对的不是井伊直孝,而是御三家中的一家--纪伊的德川赖宣,情况略有出入。不过,总的来,有相当多强有力的赞成意见,赞成的似乎占优势。但最后大概是慎重论取胜,暂且决定观望静候。这里暂且,是因为一般人认为虽然暂时决定采取拒绝的态度,而其实正如石原道博等人所指出的那样,在内心里始终没有完全放弃出兵的意图。

接着准备特派丰后府内城主日野根织部正等人为正使去长崎,直接向郑芝龙的使者转达幕府的意见。这是传来了唐王和郑芝龙的据点福州沦陷的消息,于是把一切都取消了。如《细川家谱》中:“此次大明兵乱,平户一官(郑成功)乞援事,书翰虽到,无法应之。书中疑问之点甚多,但为大明与日本之长远计,上意可派遣上使赴长崎,询问一官使者情况,然后传达上意。此时长崎十月四日书函到达,报告福州失陷。事已如此,一切无及矣。遵照上意,可将上述有关情况奉告江户有关方面,并转致阁下。诚惶诚恐,谨言如上。”由此可知当时的具体情况。这是阿部对岛守等三位老中给细川肥后守的一封信。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勉强做出不予支援的决定,但考虑到“大明与日本之长远计”,采取了相当含混的态度;也可了解其中的经过是由于接到福州失守的报告,感到“一切无及矣”,才放弃了一切计划。派遣上使当然也取消了。

前面已经谈到,以后郑芝龙投降了清朝,但其子郑成功仍旧孤军奋战,支持明朝,并向我国派来了使者,要求援军(乞师)和物资(乞资)。

其第一次是在郑芝龙的使者来日候的第三年--即庆安元年(1648年),《华夷变态》中收有他的求援信的译文(日文)。信中:“……余生于日本,思慕日本之心尤深。今处艰难之际,恳请日本以叔侄、兄弟之情待余,施予恩惠。”以血缘相连的唇齿真情。幕府虽进行过讨论,但未复信,看来是未予受理。

第二次是在三年后的庆安四年(1651年)。徐鼐的《腆纪年附考》中:“(辛卯十二月)明朱成功(郑成功)取漳浦,遣使通好日本。”指的就是这件事。据后文,这次是郑成功为了补充物资的短缺,根据参谋冯澄世的献策,向日本接待物资,以此补充短缺,同时卖给吕宋(菲律宾)、交趾(越南)、泰国等,以获取利润。

文中曾写到:“已获日本铅铜之助。”另外如中村久四郎等人所诉,可以想象郑成功等饶军中已经有日本刀和日本式的甲胄等。由此来看,完全可以想象一直从日本获取某种援助。--即使没有幕府的正式援助,也会有民间人士某种形式的声援。

第三次是万洽元年(顺治十五年)(1658年)六月,他派遣的使船载乘员一百四十七人,进入长崎,带来了书信和各种物品。书信开头写着“启上日本国上将军麾下”,原文收入《华夷变态》。但幕府“未及复书”,未予理睬。

第四次是万治三年(1660年)七月,命其部下张光启向日本借兵。《海上见闻录》上写道:“命兵官张光启,往倭国借兵。”指的就是这一次。沈云的《台湾郑氏始末》上也有内容大体相同的记载,关于这次的结果,他写道:“日本上将军不予发兵,助铜熕(铜制大炮)、鹿铳、倭刀为备。”大概乞师的事情未成,但乞资的事情取得了一些成果。

郑成功的请援使有以上四次。但最后一次乞师的第三年,他壮志未酬,死于南海之地。继承其遗志的是郑经。

郑经也有一次乞资。时间是在宽文三年(清康熙二年)(1663年)。

这次乞资的经过是这样:郑成功的

状态提示: 五十四、明末十六次祈求日本助其复国 --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章:五十三、大明亡朝 返回《乱明风云》目录下一页:五十四、明末十六次祈求日本助其复国(1/2)(快捷键→)

推荐阅读开局神豪系统,不好意思我无敌了赛马娘:传奇训练员宦海浮沉网游之横行天下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逆天小医仙快穿之逍遥人生足球:拒绝国足,我入德国国家队多子多福系统顾长青姜白薇开局混沌剑体,打造不朽仙族顾长青姜白薇刘长川王奎双生武魂,满级魅力,妖女请自重洛凡尘苏玖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