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三国:蜀汉最牛二代第38章 犁(1/2)

文/流火妖刀
三国:蜀汉最牛二代 | 本章字数:1805 三国:蜀汉最牛二代txt下载 | 三国:蜀汉最牛二代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满唐华彩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史上第一纨绔抗战之烽火燃血超级兵王大时代1958都市尖兵清王朝的覆灭韦小宝之大清娱乐帝国重生狂少归来水浒终结者大清之祸害

蜀郡管着成都县,在益州政治地位很重要。而且此地由于有些成都平原,所以无论人口还是耕地、粮食产量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可惜前任蜀郡太守法正,要跟着刘备到前线打仗,随军出谋划策,所以无暇顾及蜀郡的生产。

之前只是试探夏侯渊大军的虚实,倒还好办。

现在决战将起,急需大批粮草,还要大量征发士卒,蜀郡太守就不能再空下去了。

诸葛亮以杨洪为蜀郡太守,杨洪一到任就把所有事务都给办理的井井有条,给诸葛亮帮了大忙。

秋收结束,距离冬季的男战女运大征发还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需要加紧进行秋耕。

所谓“春耕宜浅,秋耕宜深”。

秋耕之时深翻土地,能帮土地积蓄水分,还能把土中的虫卵给翻出来,可以有效保证来年庄稼的成长。

“七夕立秋两相连,秋收之后急耕田。”

李遗作为劝农校尉,职责所在,自当巡视地方,视察耕耘成果。

刚好杨洪新官上任,李恢要去看望老友,顺便督课官吏,履行一下自己作为州府功曹的职责。

李恢、李遗父子二人骑马巡视地方,倒也很是惬意。

在此时已经有着很成熟的马鞍和马镫的技术了,上下骑乘很是方便。

倒也不需要李遗做什么发明。

在后世的1973年,曾经在湖北的乌林地区出土了一对铜马镫和一方砚台。

砚台上面镌刻的字迹是“建安八年”。

而众所周知的是,乌林正是三国赤壁之战的主战场。

所以当初李遗第一次骑马时,发现马鞍、马镫具在,与他当年看的网络小说中写的不一样,也是惊奇了好一阵子。

不过想想也是,张辽能在白狼山之战中以少胜多,带领骑兵冲破数万敌骑。

曹纯在长坂坡之战中,一日一夜奔袭三百里。

张辽和曹纯自然身体素质强悍,但是手下的士卒们呢?

若没有硬质马镫和马鞍的支持,这是很难以做到的。

沿途父子二人一起观看农人耕地的操作。

李遗上次春耕之时,只顾着想灌溉用的翻车和筒车,这次却是仔细看了此时耕地的情况。

现在的农人耕地,平原上主要用的是二牛抬杠的形式,以两头牛拖动直辕犁翻动土地。

因为要用两头牛一起,所以牛很是稀缺。

诸葛亮发布政令,允许家中没有牛的农民,向官府租借牛使用。

民间也可以用家畜向官府置换牛。

但是二牛抬杠,牵引着直辕犁耕耘有着很大的弊端。

直辕犁的辕又直又长,前面两头牛的行动方向也只能往前,而不能左右自由转换方向。

每次从田地的这一头耕耘到对面,都要费老大力气,走好长的距离,才能掉过头来。

而在另外一些临时找不到牛来耕地,以及掉头距离不足的山地丘陵之处,农人们还在使用踏犁。

踏犁的样子很像是后世儿童们踩着跳的那种跳跳杆。

农人们人手一个,用力踩下去,再把土给翻出来。

李遗不禁想到了后世的曲辕犁来。

只要把犁辕截短,再改成向下弯曲的样子,就能减少活动空间,增加动力。

此时二牛抬杠的“杠”,被称之为犁盘,再把这个东西给截短,只要一头牛就可以耕地了。

还更灵活,重量也更轻便。

李遗当即把思路对李恢说了出来。

李恢高兴地说道:“农者为国之根本,我儿能想尽办法帮农人减轻劳作之苦,正是一大功德。”

李遗正在怡然自得,就听李恢又转了话头。

“但是你这犁盘变短之后,牛要掉头依然还是需要后面整体一起走,因为犁盘是固定的。”

李遗脱口而出:“那么就用不固定的,这西川之地出产铁矿,冶炼技术也很高明。”

“回头我请蒲元兄帮忙,想办法用铁轴在中间稳定犁盘,这样不但灵活性的问题解决了,还更结实。”

李恢赞许地说道:“这就可以了,你这个曲辕的犁子,将来肯定能够大用!”

李遗这下子也不想着跟李恢一起日出转悠了,他现在只想着赶紧找蒲元探讨一下自己的计划。

跟李恢告别之后,李遗打马就一路跑到蒲元的作坊里。

蒲元见李遗到来,笑道:“我的司金校尉,你上任一来,这还是第二次来我的这个作坊里面呢!”

李遗暗叫惭愧。

他前半年一直在剿贼,加上又去许都带了几十天,回来之后又要对付张慕和魏狼,却是没时间来这里。

别说身为司金校尉不够称职,就是他的劝农校尉,刚才跟李恢一起的时候,那也是第一次履行自己“劝农”的职责。

蒲元说道:“你上次来,就弄出来望远镜。我现在已经带人找到了最佳的竹筒大小,和镜片大小厚薄。”

“等到时候你们去汉中前线,就刚好了可以带一批过去。”

李遗一边赞赏蒲元的工作进度,一边提起了自己关于曲辕犁的设想。

蒲元想了想,又拿着笔画了一张图纸,看了一会儿,对李遗说道:“你这个想法倒是真的很不错,不过还有一点儿要改进的地方。”

李遗就知道蒲元这种高手眼光毒辣,一定能有所助益。

果然蒲元说道:“现在已经是铁质犁铧了,称之为铁口犁。”

“但是这种犁深耕之时只要按下犁子,要浅耕的话只要抬起犁子,借用前面的二牛之力就行了。

状态提示: 第38章 犁 --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章:第37章 设立关戍 返回《三国:蜀汉最牛二代》目录下一页:第38章 犁(1/2)(快捷键→)

推荐阅读特种兵之血色军刀超级战兵军工科技我的公公叫康熙机战之无限边境扼元红楼琏二爷大唐腾飞之路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大明烟火抗战之烽火燃血废物皇子:为何要逼我做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