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二人来到陶铭的床前,他卧床有些日子了,也没能好好出去晒晒太阳,因此皮肤看上去有些惨白,没什么血色。应漫瞧着往日康健的父亲成了这样子,来几次是心里疼几次,在他床边轻声唤着,“爹爹,女儿回来看你来了。”/p
听到熟悉的声音,陶铭才睁开眼睛,眼神也没了往日的神采奕奕,一片浑浊中还有几丝清醒,“漫丫头来了?”“是我,爹爹今日感觉怎么样了?”“老样子吧,也没什么舒不舒服的。你今日是自己来的?我外孙女没带着一起来?”“她留在家里玩呢,今儿没带过来。”陶钧点点头。/p
见他意识恢复了清醒,应漫才把昨日云歌对她说的那些话给说了出来,杜氏没有主意,全凭公爹的话,陶钧听完沉默了大半日,又看了看应漫和杜氏的脸色,他知道,孩子们都是想搬出去单独过的,那样也不用就缩在院子里,整日整日的出不了门。/p
可这里是陶家的老宅,若是……没有那档子事,今日该搬走就是二房,而不是他这个名正言顺的大房。悔恨的眼泪从苍老的面庞上滑过,为了孩子们日后的前程,他只好答应了。应漫喜极而泣,若是他们能搬出去,自己定要给他们好好收拾个院落出来才是。/p
杜氏听闻公爹答应,心里也不知是何滋味,对于她来说,夫君走到哪里,她就跟着去哪里便是了。想到他那有些痴傻的模样,心里更是苦不堪言。/p
得到他们准确的答复,应漫第一时间把消息送到了应深处,眼含希冀的看着应深问道,“你真能把我爹爹他们都接出来?”应深回看这这个多时未见的大姐,坚定的说道,“我自有办法。大伯父他们的院子我找好了,离郭家也就一条街的距离,这样你也方便照顾他们。过几日我就让人把钥匙送到你那里,大姐,还要你多费心帮着收拾收拾了。”/p
“你放心,这是我分内事。”应漫答应道,也不知是何原因,应深这么一说她悬着的一颗心也就放下了,果不其然,几日后钥匙送到了郭家,她带人去打扫整理了一番,这院子倒是也宽敞,三进三出的院落,挺好。/p
再过了几日,就得了消息,说是可以接爹爹他们出来了,应漫和杜氏在新的家里吃上第一顿饭菜的时候,心里是真的感激应深,虽然不知道他用了什么方法,可是爹爹和大哥一家都被接了出来,可以安安静静的过自己的小日子了,再也不用窝在陶家老宅里,呼吸着那里衰败的气味了。/p
也不知是不是没了压力或者是换了环境的缘故,大哥应温的病情好转了许多,一日里有大半天都是清醒的状态,也不再昏昏沉沉的过日子,看到他如此模样,杜氏才算真正放下心来,连带着宝哥儿的身体也好了许多,瞧着儿子跟孙子都有了希望,大伯父陶钧的心情也比过去舒坦多了。/p
偶尔还能躺在窗下特制的摇椅上,看看窗外的风景。一家子经历了那么多,总算是过起了舒心的日子。为此应漫特意上门感谢了应深云歌夫妻,并且言明上一代恩怨不牵扯下一代,往后的日子,他们还是一家人。/p
事情发展至今,最高兴的莫过于应汝。哥哥果然是陶家的顶梁柱,自打他回来以后,一切都变了,越来越好,越来越舒心。而半个月后,应深带着云歌启程去找了陶家三叔和四叔,家里就留她一人照看着。/p
偶尔去江家看看孩子们,时不时的去探望一下陶家的大伯,过去的那些伤痛都随着日子消散在风里了,除了一点。杜氏见到她总是一脸的不好意思,仿佛欠了她什么似的。反倒是应汝先开口安慰道她,自己和汉卿的缘分太浅,没法做一辈子的夫妻,这一点她谁也不怪,杜氏还是她的堂嫂,往后就把她当堂妹看待就是了,千万别有什么其他的心思就成。杜氏见她如此豁朗,也只好答应,永不再提。/p
应深和云歌在南都的某个地方找到了陶三叔一家人,再表明了自己的心思之后,三叔才对应深说道,他们一家如今过得很是平静,再有些日子,应泽还有应漫也要跟当地的人成亲了,回都城的事情也就不想了。得知了他们的意思后,应深也没有多加强求,他看得出来,三叔一家在这里生活的很自在,虽然日子跟以前比是清苦了许多,但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在一起,比什么山珍海味都要来的好。/p
于是给应泽留了些铺面,给应湄添了些嫁妆,他们二人又出发去找陶四叔一家。四叔见到应深先是不敢相信,而后才兴奋过来,又见跟在身边做妇人样子的云歌,老怀安慰的说道:“你祖父的在天之灵也能放下心了,你啊,日后有人照顾着,就好好过日子,知道吗?”应深点头,家里除了祖父,和他最亲的就是这个四叔,可惜四叔一家也是铁了心不离开南都,他们也只得在这里叨扰了几日后,不得不启程回都城,毕竟家里还有应汝在,而且这也快过年了。/p
一来一去的折腾,等应深和云歌回到都城小院的时候,离除夕之夜也不到十天了。他们不在的这些日子,应汝早早的准备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248052/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24805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5章 针锋相对的一家人(下))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小和安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