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见我朝后院儿走,连忙拦道:“夫人,您不如找个厢房休息下吧?左右不过是几个时辰,在前院儿那里也省的您来回走路了。”/p
我心想他说的这是什么话?府里前后院子才几步路,再说了,我有院子干嘛不回去睡?/p
困倦与疲惫,令我的心情意外的差了起来,我不耐烦地摇了摇头:“不了,一路上在路上,耽搁了这么长时间,我现下就想在床上好好的睡一觉,顺便整理箱子。”/p
“可是、可是……您那院子已经叫老爷给封起来了呀,下人们也都分去了别的地方做事。这些日子咱们家忙,也都没有给您清理打扫,估摸着是落了灰了。”王叔苦着脸说道。/p
“好端端的为什么要锁着我的院子?”我心中困惑起来,想着大人这究竟是何意?难不成是不欢迎我回来?/p
这也不应该呀,我与大人最近的感情甚好。他就算是封了谁的院子也轮不到我的才对啊。/p
我如今确实是太困了,想不明白个所以然来,那索性便不想了。打了个大大的哈欠,说道:“那你便派人过来给我收拾个厢房出来吧。这件事儿等大人回来了,我再亲自去问他。”/p
“行,夫人,您先在这里等着,老奴这就让人去给您收拾屋子。”王叔悄悄的松了口气。/p
二百七十九/p
码头那些人确实让我慌了神。/p
于是在我的推测里面,便总觉得越往南走,说不定就越是尸横遍野、满地荒凉。/p
事实上是,我看书确实是看的有些多,把一切都想当然了。/p
真正进了南边,我们身边有官差护送着,士兵跟在身后护送粮食,除了身后跟了七八个瘦骨嶙峋的妇人与老人外,一个人都看不到。/p
这里年轻男子都去当匪徒和士兵了,只有家乡的妻儿老人丢在了原处,任他们自生自灭。/p
我们身旁护送粮食的队伍不算短。/p
城里边儿都知道南边儿出了事,能出粮的都愿意出粮,和那些真正家里面有钱财的世家大族相比,宋宅换的粮食还真的算不上是最多的。/p
路上的官差知道我是他们宋大人的妻子,一路上对我颇多照顾,只是这几分的照顾也不过是别的车是七八个人挤在一辆木板驴车上,我这边儿是五六个人共同坐在一个木板车。/p
这木板车……前生今世我都是头一回坐,开了眼界,又硬又冷不说,四面儿没有个都遮蔽的地方,我冻得瑟瑟发抖,只好用力裹紧了身上的袍子,试图让自己温暖一些。/p
有人敲了敲我们的车板。/p
我一探头儿就见是府里面的侍卫长,他也跟着过来了。/p
“夫人,再往前走五里路,便是南边儿的营寨了,难民……听他们说都在那边儿等着。您一会儿是先去见大人还是先找个住的地方。”/p
我连连摇头,心想大人如今正忙着,我过去添什么乱?再说了,找住的地方也不需要。到晚上了,自然会有人安排住哪里,要是没有,那我干脆在木板子睡上一晚也可以的。于是说道:“咱们只是为了添砖加瓦而来,不用管我,等到地方我便跟着你们一起忙。/p
你看好咱们府带来的粮食,不要被人中途卸了就好,这是大家伙儿的食物,可不能让某些失了心的偷偷拿了。”/p
侍卫长不甚赞同地说道:“夫人您殊不知,一会您在这边儿露个脸便得了,哪里需要您亲自给这些人去忙?其他府的夫人都是那么干的。”/p
我惊愕地盯着他,没有想到府里面居然还有这么个榆木脑子的人。/p
大人为什么要把家里面的私库的米拿出来救济灾民?还不就是为了个好名头啊!/p
我要是只是因为一时的贪图享乐,下了车就叫人去给我找住的地方,去坐那锦被软枕,那会多令人落下话柄啊!/p
我可万万不能耽误了大人的大事儿,不然会后悔一辈子的。/p
“你说的话着实让人心寒!大人爱国爱民,将梅城的百姓看成自己的亲子!我身为他的夫人自然是要好好对待这梅城的百姓。/p
不过是熬一碗粥,缝几件衣裳,你便这般推三阻四,可曾想过大人如今还在战场上,为国效命?!”/p
侍卫长被我说的一愣,似乎是没有想过我一个女子居然会如此的胸怀大志,嗫嚅道:“可是大人那边儿如何才能交代呢?”/p
“大人若是知道了,你这样组挠才会对你发脾气呢!”我不愿再与他多讲,直接干脆的说道:“你跑后面去护着粮食吧,别站在我旁边说些没用的话。”/p
二百八十/p
我们刚才两个人说话的声音并不算是很小,马车附近的人不少人知道了我是宋大人的妻子,对我投以异样的目光。/p
不怪他们如此。梅城的贵夫人送粮送衣的多,但真正亲自上场的人屈指可数,像我这样也算得上是异类了。/p
没办法。/p
谁让我嫁的大人是个最最刚正不阿,清正廉明的好官呢。/p
我对此只能甘之如饴。/p
二百八十一/p
我们进了军营,连说句话的功夫都没有,便开始跟着妇人们刷锅做起炊粥来。/p
锅是非常大的那种铁锅,里面足能躺进去一个半大的少年人。/p
我一眼望去,足有五十台之多,远处被栅栏拦住的难民看着更是数不胜数了。/p
匆匆扫了一眼,我便被他们脸上的饥饿彷徨惊得不敢再多瞧。人心都是肉长的,在来到这里之前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247978/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24797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51章 难民)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沈胄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