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献”,就是很多交不起税的小民,自愿把田地放在徐家名下,以此来逃避税赋,这法子最稳妥,但随着徐家家大业大,每日消耗的银两不少,少不了要做些了见不得人的勾当,这些事情平日里被徐家压着,自是没什么问题,如今面对涛涛民情,地方父母官也不得不做出选择了,而这个时候徐家的威慑力也就大大减弱了,平日里见不得人的勾当,就成了他们的痛脚,联合起来的父母官打着为徐家着想的旗帜,没少来府上游说他们退田,身为家主他如何不知道这帮父母官的心思,南京虽不如北京,但好歹是一脉相传的亲兄弟,再多的仇恨,也比不上血浓于水的情谊了,凭着北京的哪位国公爷,谁敢也不敢真撕破脸,所以才来一个先礼后兵,知道归知道,可无权无势的他,并不能把他们怎么样,再说了,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在南京城也不是密不透风的事情,当真撕破了脸面,对徐家的声誉,影响可不是一点半点,这些年朝廷的言官、御史对藩王可没少提起,什么
“今天下之事极弊而大可虑者,莫甚于宗藩……天下财赋岁供京师粮四百万石,而各处王府禄米凡八百五十三万石,不啻倍之。即如山西,存留米一百五十二万石,而禄米三百一十二万石;河南,存留米八十四万三千石,而禄米一百九十二万石。是二省之粮借令全输,已不足供禄米之半,况吏禄、军饷皆出其中乎。”这话儿虽有夸张之嫌,但事儿还是那个事儿,国公虽比藩王低了一级,可走的差不多是藩王的路子,一旦弄得不好看,那些言官御史可不是吃素的,到那时什么见不得的龌龊事情全都给抖露了出来,他固然不要脸面,可祖上的脸面还是要维持的。
给予这点顾虑,对于南京府衙、县衙倒也给足了脸面,短短数日退出了三万亩良田,徐家一带头,其他富户大户自不好说什么,也开始退田了,那些父母官可不是杨峥、况钟这等一心一意为朝廷谋取福利的清官,而是看中了这次机会,闻风而动而已,对于他们来说徐家的三万亩良田既让他们获得了名望,又给足了他们的面子,双方还不至于撕破了脸面,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最快更新无错阅读,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246585/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24658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2215章 腰间宝剑血犹腥)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一景之月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