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誉说了一通,感到口干,又低头喝水。
杨峥默默的听着,脑海里思索了一遍,这事儿看似是万福记自作自受,可其中颇有些猫腻,首先这饼卷早不提,晚不提,提前三个月提,而且人数之多尽让万福记加班加点都难以应付过来,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了,雪灾是这几日,若说这几日万福记难以应付过去,倒也说得过去,再不济往日的银子还能撑上几日,可提前了三个月就不一样了,那会儿饼卷虽涨幅,但幅度不大,可一日比一日多的提货卷,逼迫万福记不得不拿出昔日利润来填补自己应付不过来的空缺,如此三个月之久,不要说万福记这种小店,就是苏州城最大的老字号酥饼店也吃不消这种一日比一日更大的亏损,万福记能撑到现在已是一个奇迹,但看样子,也撑不几日……按说这事儿并没什么好奇的,可怪就怪在这事儿是从三个月开始,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了,这分明是有人在操作着这一切,若是这样,这个人与商业上就可怕了,因为这场大雪的来临,京城还是仗着那帮西洋传教士的帮忙,才提前三日预测了这场大雪,而看苏州城的模样,显然是有人在三个月前就预测到了这场大雪,从而利用雪灾引导粮食的涨幅度大,一步一步的导致了这手好戏,让大热门的万福记愣是吃了哑巴亏不说,还面领着关门的危险,可以说这一手便是杨峥这个前世人,也不得不佩服,对方有明锐的洞察力,有极大的忍耐,还有良好的部署,让自己的对手一步一步落入自己设下的圈套而浑然不觉,最后不得不关门做出回应,可以说这一手高明的杀人于无形的手法,用前世的说法,对方充分利用了陶朱公的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当货物过剩低价抛售时,他就收购,当货物不足高价索求时,他就卖出,从市场供求关系导致的价格波动中牟利;“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的规矩,甚至更高明了些,因为从对方掌握粮食价格涨幅度,以及对饼卷供求关系上看,对方显然早已捕捉到了市场,这个词儿在前世的时,就连三岁小孩都知道,可在五百年后,就未必了,在一个没有市场规矩的年代,他们的手段其实很简单,用司马迁的话儿说,贪买三元,廉买五元,就是说贪图重利的商人只能获利30,而薄利多销的商人却可获利50。《郁离子》中记载:有三个商人在市场上一起经营同一种商品,其中一人降低价格销售,买者甚众,一年时间就发了财,另两人不肯降价销售,结果获的利远不及前者。汉高祖刘帮的谋士张良,早年从师黄石公时,白天给人卖剪刀,晚上回来读书,后来他觉得读书时间不够用,就把剪刀分成上、中、下三等,上等的价钱不变,中等的在原价的基础上少一文钱,下等的少两文钱。结果,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卖出剪刀的数量比平日多了两倍,赚得钱比往日多了一倍,读书的时间也比往日多了,所以民间有句谚语:张良卖剪刀——贵贱一样货。再这样一个年代,有人竟能利用市场来布局,这样的人又怎么能他不感到惊讶,佩服呢?“
“是所有的店家都亏本么?“杨峥想了想皱眉问道。
段誉正喝茶,听了这话儿,急忙放下茶杯,微微一笑道:“这事儿也是一件奇怪的事?“
杨峥一听他这口吻,便知自己猜得不错,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场大雪灾与发行饼卷的万福记,发行肉卷的肉铺、果铺、布店是一场无法预料的灾祸,可对于掌握这一切的商家来说,这就是一场大丰收,所以在这样的价格大战中,必是有人欢喜,有人忧了!
段誉沉吟了片刻,又道:“这事儿怪就怪在这样的一场价格大战中,有人愣是从中赚了不少?”
“哦,是么?”杨峥淡淡的应了声。
段誉点了点头道:“在苏州城内物价飞涨,人心惶惶,商家趁机囤积居奇,市面上的券被百姓疯狂抢购的时候,在苏州的斜塘的沈家南货铺,发行提货券却很成功。”
杨峥道:“这就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246585/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24658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878章 祸兮福之所倚)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一景之月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