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昌定居刘家村的说法跟李慕当初一样,家里遭了灾,逃难来此的。
刘家村民风淳朴,村民们对这对孤儿鳏父也十分同情。
加上他建房时,请小工出手大方,村民对刘彦昌的印象很不错,许多事甚至是老村长亲自帮着跑的。
在刘彦昌摆酒这天,李慕也准备了一份礼物,前去恭贺乔迁之喜。
到得刘彦昌家,许多村民都已经到场,见到李慕前来,纷纷向他打招呼。
一些少年还纷纷向他行礼,口称“见过先生”。
刘彦昌见此,也知道李慕当是村里极有名望的人。…
他看向身旁的老村长,正要开口询问,村长已经笑呵呵的率先开口道:“彦昌啊,这位就是我跟你说过的李慕李公子。”
“等沉香!”
刘彦昌从善如流的迎上前去,抱拳道:“李公子大驾光临,刘彦昌有失远迎,快请里面坐。”
李慕一身洁白长衫,气度儒雅俊逸,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道:“彦昌兄客气了,大家都是读书人,日后又是乡亲,唤我一声李兄即可。”
刘彦昌欣然道:“那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李兄请。”
刘家村大部分村民都姓刘,若称刘兄就不合适,因为到处都是刘兄,所以李慕称呼同龄人时,都是在名字后加个兄。
此时李慕手上提着一个木盒,他将之递到刘彦昌面前,笑道:“恭贺彦昌兄乔迁之喜,小小心意,还请笑纳。”
刘彦昌小心接过,口中道:“多谢李兄,在下就却之不恭了。”
李慕也没送什么贵重之物,那木盒中装的,是一套精美的杯碗瓷器,作为恭贺乔迁之喜的礼物,再合适不过。
摆过这场酒席后,刘彦昌便算是彻底融入了刘家村,还跟李慕成了好友,读书人之间总是比较容易结交的。
在沉香满周岁时,敖听心也来了,她见到李慕,却没看出任何问题。
敖听心原本想再多给刘彦昌一些钱,可他毕竟是个男人,又怎么能总是接受别人的接济。
是以他徒,学会了一手篾匠活,然后用最后的钱财,做起了灯笼生意。
在他第一次开始摆摊这天,村民们都十分捧场,很快就售卖一空。
不过灯笼这玩意,也不是消耗品,买一个可以用很久,因此也就头几天生意还不错,之后就慢慢淡了下来。
这天,书屋放学之后,李慕摇着折扇,来到了刘彦昌的摊子上。
“彦昌兄。”
刘彦昌见是李慕,熟稔的招呼道:“李兄,放学啦!”
李慕点点头,看着摊子上的灯笼,道:“又没卖出去?”
刘彦昌苦笑道:“家家都已经买过,短时间内是不需要了,我打算过些时日,趁着赶集去镇上卖。”
李慕叹息着摇摇头,道:“把这些灯笼送我那去吧,我买了。”
刘彦昌感激的看了李慕一眼,道:“多谢李兄好意,不过真没必要如此。”
李慕想了想,道:“要不然这样,这几年村里的孩子渐渐多了起来,邻村的孩子也来我这边读书,我一个人难免顾不过来。”
“我打算将孩子们分为两班,一个班专门负责那些刚刚开蒙的孩子,一个班负责大一些,已经有根基的孩子。”
“你也是读书人,不如来我的书院帮忙,帮我带带开蒙班,我把束脩分你一半,你看如何?”
“这……”刘彦昌颇有些心动,只是他学业荒废已久,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当好这个先生。
李慕微笑道:“刘家村读过书的人,都是大户人家,我能找到的帮手,也就只有你这个朋友了,你不会连这点忙都不肯帮吧?”
刘彦昌不是傻子,李慕说是请他帮忙,实则是在变着法的帮他,他又岂能看不出来?
见李慕都把话说到这份上,若他再迟疑,就有些不知好歹了。
是以他弱弱的道:“那……我试试?”
李慕展颜一笑,道:“试试,我相信你一定行。”
刘彦昌也笑了,声音饱含感激的道:“李兄,谢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245864/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24586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九章 路遇宝莲灯 刘家村李夫子)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凝神舞墨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