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长安城中一夜如常,除了报更人敲着梆子穿过街巷,偶有风声吹动草木沙沙作响。
长安十二座城门的瓮城处,京师戍卫如常巡逻轮值。
含皇城禁卫军在内,京师戍卫共两万余人。
除了巡逻守城的,剩下不当差的,则驻扎京郊。
长安繁华都市,民众拥挤,士兵驻城外是惯例。
京师戍卫统领孙晋成,是先帝朝时任命,位列从二品武职。
他对萧氏绝对忠诚,也没大的毛病,就是不太上进,比较懒。
懒得争权夺利,也懒得结党营私,先帝之所以任用他为统领,正是因对其秉性足够放心。
然而如此与世不争之人,却偏爱喝酒。
夜里他接到了长安令上官显的邀请,约他和几个同僚到府上喝酒一叙。
他们素日里交好,常常同邀一起喝酒、诗会,也习以为常。
琢磨着喝酒不算误事,且长安令亲笔写的请帖,不去就太撅人家面子了。
他便应了约。
小酌是在上官显的一处私宅小院里。
孙晋成去的时候,才发现上官显叫的是京师戍卫的其他几个统领副将,正觥筹交错推杯换盏。
孙晋成心生不妥,不过想想在老友家中喝个酒,也不是什么事,就没有煞风景,跟着在席间落座。
春天桃花梨花开了一树,花满枝头饶有意境。
上官显不知从哪里请来西域的舞姬助兴,众人的目光黏在美人扭动的腰肢上,不留神多喝了几杯,竟就醉了。
“今儿这酒,劲头不小啊……”
上官显笑一笑,也做出醺醺然的模样。
酒倒只是一般烈,却放了软骨散。
睡一觉便可解,只不过翌日会有些宿醉的虚软。
几个喝醉的同僚被送到屋子里休息,长夜漫漫,却又仿佛短暂。
夜色风高起,上官显却难以入眠。
他心跳如雷,四肢发软,喉头发干,怎样也平静不下来。
几个统领正睡在隔壁的房间,鼾声如雷,令他羡慕他们能够安然好梦。
不像他,有太多的把柄,被陈留王攥在了手里,便回不了头。
若不顺从陈留王,把柄被捅出去,难逃一死;只好扶持陈留王大业,兴许尚能保住官位,或因从龙有功而封官进爵。
他倒戈向陈留王,听长宁伯等人的吩咐,同京师戍卫交好,一来二去走得近。
这次百官出宫祭祀,他如常邀人上门喝酒。
及至黎明前,他终于沉沉阖眼,天际却忽然有异色闪动,他的管家在外敲门喊道:“大人!您说的那个信号,放了!”
上官显猛地从床上弹了起来,跳下地,先开窗子,怔怔地看着天际尽头闪着火光的余烬。
这是以备不测的信号,这意味着要他动手。
原本翌日酒醒,大家见面依然是同僚酒友;然而如今烟花亮在夜幕,翌日便只有黄泉人间两路人。
天际复又亮起第二道信号,仿佛催促。
他心跳越来越快,几乎走不动路,吩咐道:“陈留王派来的那两个人呢?
叫他们去动手吧。”
在京师戍卫眼中,他只是个长安令,是京城最窝囊的地方官,能做得了什么?
可他虽拿不动刀,却还是成了刽子手。
他颓然坐在地上。
——
这一日长安的黎明,似乎格外热闹,清早就有大队人马进城。
他们虽然衣着普通,但看起来修长体壮、步履生风,瓮城处守卫很快就觉出了不对劲——普通百姓走起路来,哪会这样齐整且气势?
这些人有可能是当过兵的人。
城门卫便拦了人不再放行,一时人多起来,将瓮城门口都堵住了。
门长派人去了其他城门处打听,询问各城门的状况。
竟然十二个城门都遇到了这码事,且都在互相打听,彼此一通气,发现各门都有武人进城,忙派人去禀告孙统领,请示关闭城门,抓捕这些武人。
少倾,孙统领让人带着他的手令,来回了话。
意思是无妨,城门照常开,不必限行,让人进城吧。
瓮城的守军们,这下急翻了天。
虽说军令如山,可这孙统领未免心太大了吧?
他们思来想去,怕孙统领是喝醉了酒没清醒,又去找其他将官请示。
可找了一圈,竟都没有音信。
数以百计的人还堵在城门口,京兆府衙的城门吏见状,遂将此事报给了京兆府。
听说城门口不放行,长安令亲自来巡视,见京师戍卫想要关闭城门,上官显斥道:“荒谬!你们是趁着陛下不在京,就偷懒不开门吗?
你们上峰怎么下令的,不是说了门照开吗?
军令如山!你们擅作什么主张!现在还不让人进城,当你们孙统领的军令是耳旁风吗!”
长安令兜头一顿痛骂,又吩咐下去,让城外被拦的人放行。
没等来上峰的命令,京师戍卫只得听从军令。
这时先前派出去请命的人,也终于找到了一个上级校尉。
分管城外驻营的校尉马玉,正在东市转悠着吃早茶。
听瓮城的人来报信,他摔了手里的馄饨,汤溅起一身,抓着报信的人摇晃,咆哮:“城门进那么多人,你们为什么不关城门?
!为什么!”
馄饨摊主麻利地收摊了。
被逮着咆哮的人辩解道:“属、属下们不敢擅自闭城,孙统领不准……长安令大人也来巡检,我们要关城门,被他训斥一通,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245596/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24559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59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酥脆饼干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