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层对飞行器的仪器仪表有着极大影响,很容易破坏一些精密仪器。
韩坤等人苦苦忍耐着以第二宇宙速度飞行的空天飞机,窗外一切景色变化,都顾不得看。就连穿越一百公里地极光带,绚烂夺目的极光,也提不起他们的兴趣。
火箭发动机启动、停止、启动、停止,数次往复,每次都在速度超过了每秒十一公里的第二宇宙速度之后,就停止了发动机工作,利用惯性继续向前滑行。当速度降低以后,又启动发动机,进行再次加速。
终于,韩坤他们地煎熬到了尽头,空天飞机的速度慢慢降了下来,缓缓进入六百公里的近地轨道。
在这里,他们只需要用第一宇宙速度(每秒七公里),绕地飞行即可。
由于飞行速度正好抵消了地心吸力,韩坤等人感到身上一松,人逐渐飘了起来,只是被束缚在座椅上,才没有飘离出去。
实际上,地心的重力杯没有被完全抵消,这也不是完全地失重环境,而是微重力环境。
他们只需要用很小的力,就能施加一个向前的动作。
不过,韩坤等人已经无法注意到这微小地区别了,在他们眼前,是一片灿烂地星空。太阳地光芒,是如此夺目,令人不敢直视。
这就外太空,我们从地面,一直飞行到了外太空!
在地面上看来,只是闪烁着微弱星光的星星,此时是如此闪亮。满天繁星散布天宇,形成
海,犹如一颗颗璀璨地宝石,镶嵌在一张漆黑的幕布需要一伸手,就能将它摘下来。
“太迷人了!”韩坤的内部通话器里,响起一阵由衷地赞叹。
所有的人都眼望着窗外的点点繁星,陶醉神迷。
在地球自转的影响下,空天飞机绕着地球,靠着惯性,做椭圆形轨道飞行。最近的时候,距离地球只有六百公里,而远地点,则达到了二十四万公里。
因此,只需要在轨道运行时,通过火箭发动机进行变轨,就能经过度轨道,而到达地球静止轨道,绕赤道飞行,成为地球静止卫星。
如果继续呆在椭圆轨道上,由于太阳、月亮和地球的多重引力影响,再加上大气层阻力,近地点会缓慢降低。而远地点,则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最后形成一个圆形轨道,并逐渐降低高度,坠入大气圈,回到地球的怀抱。
这个时间,长的可以达到数年,而短的可能只有几天。
这就需要飞行器或是卫星,不断通过火箭,调整飞行姿态,才能在太空中待得更久一些。
不过,对于一千公里以上的卫星,其理论寿命,可以达到一千年以上。对于人类的科研生活需要来说,已近乎于永久卫星了。
韩坤他们只在太空中待了几个小时,拍了大量的照片,就已经绕地球飞行了三圈。
而他们在研究地球。通过空天飞机携带的大量设备收集相关数据的同时,他们自己,也成为了全世界研究的目标。
当初他们在低空飞行试验的时候,由于雷达反射面积小,距离外国的超远程雷达站距离遥远,还没有被人发现。
可是,当他们跃升到高空以后,没有了大量的杂波干扰。世界各地,就有无数地雷达站、空间探测装置、天文站,还有太空中的空间站、卫星,发现了他们的踪迹。
不计其数的视线。集中到了他们这艘空天飞机上。
当看到他们全力向上的时候,许多人都被吓坏了,这是在做自杀性冲击,还是跨大气层飞行?
随着空天飞机的火箭发动机启动。没有人再怀疑这是不是跨大气层飞行器。他们,都被自己的发现所震惊,中国人什么时候,搞出了这种飞行器?
这里面。最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美国人。
他们自己地跨大气层飞行器才刚刚有了点谱,而且还是无人驾驶。这个项目始终进行得断断续续,投入资金时有短缺。全靠一些飞机公司。通过向国会争取到的资金作小规模实验。
可是。中国人不声不响,忽然就拿出了成熟的跨空间飞行器。这太让人震撼了!
从雷达反射波来判断,这款飞行器的尺寸并不大,估计也是无人驾驶。
问题是,中国人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搞到地技术,就研制出了空天飞机?
他们不是才刚完成栽人太空飞行吗?
以此判断,他们应该只具有了美苏六十年代的技术而已。可是,怎么一转眼,他们连空天飞机也研制出来,而且进行了成功的飞行?
就算是两种技术并存吧,可是这个技术断层,相差也太悬殊了,悬殊得让分析师们,脑子都快转动不过来了。
既然中国人有能力研制出空天飞机,那他们前些日子,宣称要研制航天飞机,又是什么意图?
既然他们所发射的载人飞船,外观近似于苏联地飞船,可是这艘超先进的空天飞机,怎么有完全摒弃了苏联的科技?
中国人难道富裕到这个程度,可以同时投入资金,研制两种航天系统?
美国的休斯敦航天中心,还有所有地太空探测装置,全部对准了韩坤他们。他们实在无法理解,中国的这种莫名其妙的举动。
另一方面,他们也感到了胆寒。
中国人,到底隐藏了多少科技实力?
今天,他们可以隐藏空天飞机技术,明天,他们会不会忽然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235616/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23561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二百六十七章 中国世纪)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急冻人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