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经预料到可能看到什么。
但等他真地看到,他才痛恨自己的想象力,是如此之贫乏。
七八米高的厂房内,上方有一条条横跨其上的天桥。他们就是行走在天桥上,从上向下,俯瞰着整个流水线。
在流水线两侧,都各有两根一尺左右宽度地钢轨。
它的形状,并不是火车铁轨一般。而是类似车床地滑动轨道,精度非常之高。
一支支机械臂安装在移动台上,通过超精密步进电机,在流水线一侧做同步移动。一条一百多米地流水线上,共有二十多条机械臂,从流水带上取下需要加工的主板。按照预定程序。夹起一个个元器件,安放到位。然后为其上焊锡。
生产线里。只有几个技术工人来回走动,但看他们地职责,似乎只是负责维修机械臂。
在一个宽大地主控室里,二十多名技术人员在负责调整控制。
生产车间里,一片安静,只有流水带,发出均匀的声音。
站在车间上方的天桥上,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这样先进而又现代化的生产线,这么多地机械臂,德国厂商当然不需要请那么多地工人。
工人再努力,能够像机械臂一样不知疲倦。始终如一的工作十几个小时吗?
就算他们坚持下来。他们还能一直保持最高的精度,工作质量到最后也和开始时那样高吗?主板的生产过程,不会出一点错吗?
不能!
参与调查的人欧美双方调查人员,都明白自己触及到了联合制造的核心,这就是联合制造地返修率如此之低。产量如此之高,价格如此之廉价的真相!
可是,又有谁。能够复制他们地成功呢?
美国的那些生产商们,他们能吗?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235616/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23561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二百一十七章 这才是现代化工厂)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急冻人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