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军队平日每卒每日粟两升,盐一合,或者替代成其他食物,这不是战时,战时的食物种类用李丰的话讲那是进了酒楼。
今晚有五斤兔肉,苏策倒了一升米进锅蒸成米饭。
西边的天空染成了红色,米饭也蒸好了。
六个大海碗,碗里平均分配着米饭,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李丰拿着木勺把兔肉一勺一勺倒进六个海碗里。
作为烽帅的特权可以独享一只兔腿,晚上上哨的周正和苏策两人也自有优待,两人分食一只兔腿。
有平均,有特权,有优待,这是大乾边军的潜规则,没有人会去抢同袍嘴里的肉,吃饭是这样,作战也是如此。
因为不均和贪墨在军律中是斩刑!
吃饭的时候,没有人说话,并不是食不言寝不语,而是苏策做的饭好吃。
李丰学着军中将领的作风,给这个夹一块兔肉,给那个丢一块兔心,收买人心的动作,生硬却暖心。
只是吃完饭,抹了嘴,李丰闷出来一句:“以后上哨每人两个半时辰,我两个时辰,苏策就不用了,以后就做伙头!”
周正,刘三郎还有平日高冷的关岳齐声应喏,显然多上半个时辰哨和口腹之欲,三人一致选择了口腹之欲,毕竟谁也不想吃完齁咸的粟米,半夜起来找水喝。
苏策也乐得如此,不上哨不意味着活比别人少,烽燧堡物资匮乏,每人多领三十支箭,不是为了加强军备,而是留作打猎补充肉食所用的。
胜仗和美食是军队保持士气的法宝。
只是烽燧堡条件简陋,毕竟这里是帝国边疆的最前沿,一切为战争让步。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233617/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23361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3章 猎兔)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耕心堂一学童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