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这样!我说我怎么修改步幅这么困难,怎么都不舒服,反倒是修改步频就舒服多了,原来问题是在这里!!!”/p
“太坑爹了!太坑爹了!这走了多少冤枉路啊!!!”/p
下面一个个“惨嚎”不断,可见就连这些国内短跑同时代的精英运动员们,也都是这方面的“受害者”,白白耽误了时间不说,努力也是走错了方向。/p
“当然也可以用这个来更好优化步频。”苏神继续道:“因为圆形摆臂的动作后摆与前摆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圆周形,等于是有效地解决了摆臂运动中,至前后高点时的停顿问题。解决了这个停顿问题,自然而然就等于是加快了摆臂的摆动频率,借此可以优化和提升步频。”/p
“同时因为圆形摆臂这种运动方式,本身具有最好的摆动惯性,等于把运动惯性也给运用上了,加上其摆动的方向也要求和跑步的方向保持一致,这么一来,摆臂过程中所产生的贯力就不会产生分力效应。这样对于提高速度,节约体能,更好利用摆臂的生物力学特性,都是存在着很积极的促进意义。”/p
“不过虽然这个圆形摆臂动作虽然好用,优点也很多,可是也有无法忽略的问题。”苏神道:“这个问题大家必须记清楚了,以免在训练中出现不可逆转的伤病,影响成绩和训练。”/p
苏神在小黑板上画了一个肩关节附近的结构图,道:“因为这个技术对于肩膀的负荷很大,整体都需要用肩膀作为轴心来带动,所以比单纯用肩膀发力,可能要求机能更多。这样的话,我们平常训练中一定要同时做的项目就是——————”/p
“肩膀附近肌肉的放松拉伸牵引,以及肩膀柔韧性的提高,肩膀支撑性的提高,肩膀力量性的提高。肩膀这个部位也称之为上半身的‘核心部位’,如果这个地方受伤了,你很可能上半身什么动作都做不了。”/p
“所以,我这里有一套肩膀训练、提高、抗阻、灵活性等等训练,等下会发给大家,大家要记得穿插在日常训练中,一点一点提高,为了后面的技术性改进打基础,做准备。”/p
苏神说完,放下了粉笔,抬头看着下面一个个“学废了”的国内精英运动员们,开口问道——/p
“都听懂了吗?如果没有学会没有听懂,可以再提出来,我会给你们不懂的地方,详细讲清楚。”/p
下面一个个,都是感觉脑子被掏空的感觉。/p
对于他们来说,要接受这么深奥的理论知识学习,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p
倒不是学习能力和智商什么问题,只是平常他们没有这个学习理论的习惯,所以突然学习,还一来就这么深奥,自然会有些“不太适应”。/p
对于这种情况,苏神的办法是什么呢?/p
不太适应,不太习惯是吧?/p
嘿嘿,可以可以。/p
那多学学,多背背,多考考,学到你适应,学到你习惯,不就行了吗?/p
众人:……/p
“对了,还是一样,短时间内背下来,然后我挨个抽查,背不下来的人,就不要学这个新技术了。背完了再说。”/p
啊啊啊啊!/p
苍天啊,大地啊,求求你们让苏老师做个人吧。/p
我们真的讨厌“背书”啊。/p
“讨厌背书是吧?那要不要再多写一份千字读后感呢?”/p
众人一听,苏神的想法这么“俄式”,还是赶紧选择前者。/p
开玩笑,背书就背书,又背又写,那真不是人干的。/p
但是他们不知道,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打磨,他们的运动科学理念和运动相关知识,已经在潜移默化间,超过了国内其余的运动员一大截。/p
想提高,先背书。/p
也成为了“苏神系”最被人津津乐道的一个时代趣谈之一。/p
外界的熟知程度,堪比世纪疑问——“苏神的屁股到底什么尺寸”。/p
并列第一。/p
ps:每次写了技术性提高就要秃头一大截,哈哈哈哈,笑着流泪啊。/p
还要总结传统系和最新技术的不同,真是太难了,小紫这么头秃,大家赶紧来安慰一下小紫受伤又幼小的小心灵吧。呜呜呜。/p
今天不行了,榨干了,呜呜呜~~~/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231696/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23169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343章 噔噔噔~夏训新技术驾到!(求票票咧~~~))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紫锋01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