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位力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道:“你真的看好他们吗?你要知道,赌错了,我们其实也没有几次再来的机会。”/p
“不知道,但我感觉就是他们了,未成年的全运会金银铜得主,光是这个,就足够让我选择他们。”袁郭强的声音在电话里面传出来:“您应该也听到外界称呼了。”/p
“历史上第一天才和历史上第二天才,都这样了,再等还有意义么。”/p
“还想等出几个比他们更天才的苗子?余教练,反正我就这两个条件,答应我立刻给你们办公室打报告。”袁郭强说完,又补了一句:“而且我的直觉也告诉我,就是他们没错。”/p
嘟嘟————/p
听着电话那头的忙音,余位力也罕见从口袋里面摸出了一根烟。/p
香烟渐渐燃烧殆尽,余位力仿佛也下了某种决定。/p
1998年,他从曼谷回国,那是他带队参加第13届亚运会。/p
当时他的职位是田径队短跑和跨栏队总教练。/p
在那一届亚运会上,他亲眼见到我国的田径水平被世界拉开,曰本越发稳坐亚洲短跑霸主地位。刚下飞机,就接受了《都市报》采访,而第一个问题就让他扎心——/p
中国男子接力为何掉棒?/p
当时教练团的回答是——为什么掉棒?两个原因,比赛之前,队员们往身上抹了点油,让身体热乎点儿。结果手上就油了,滑。另外,这次比赛用的棒特别轻,比一般的几乎轻一半,队员们不适应。交接的时候一用力,就掉下来了。(一个字没改98年原稿)/p
第二个问题————/p
日本短跑为何提高这么快?/p
第三个问题————/p
我们差在哪里?/p
第四个问题————/p
我们能赶上日本吗?/p
当时的回答是———/p
对这个问题,我还是那句话,中国与日本在人种上没有什么差别,所以只要是日本男子短跑能做到的,我们就应该能做到。而且我们还应该有志气做得更好。/p
可现在呢。/p
十三届亚运会已经过了七八年了,当时的四个问题,真正解决了哪一个?/p
尤其是最后一个,我们能赶上日本吗?/p
这么多年了,差距非但没有缩小,还越来越大。/p
在我们为了b标奋斗的时候,人家已经能够达到a标的,都不少了。/p
顶尖战力更是天差地别。/p
这就是自己98年下飞机回答问题的时候,想要看见的答案吗?/p
没有希望的田径界,也许无法唤醒余位力的曾经梦想,但是一旦看见了呢。/p
袁郭强可以打破自己的计划,提前入局,自己作为袁郭强的老师,比丰树勇还要大一轮的年纪,是不是也该做点什么了?/p
三个未成年人全运会金银铜得主。/p
或许袁郭强说得有道理。/p
就是这一代。/p
就是现在。/p
他开始坐在座位上,拿出钢笔和材料纸,认认真真写起了报告。/p
就仿佛98年的那四个问题,又一次变得无比清晰。/p
……/p
恢复了训练的苏神他们,开始为了今年最后一次比赛做准备。/p
粤省田径公开赛。/p
打完这个比赛,就应该可以回家过年,然后进入集中冬季青训。/p
在此之前,苏神也开始了自己的最新训练计划推进。/p
他感觉自己的身体已经可以慢慢负荷另外一个技术动作。/p
因为吧,最近感觉,自己的屁股又圆润挺翘了不少。/p
苏神摸了一把。/p
嗯,不是错觉。/p
这么个挺翘程度,应该可以初步入手了。/p
ps:技术方面最麻烦了,我要是有个系统,可以让我不用肝论文就好,一看几个小时就过去了。而且还要对比,每个阶段论文的更新和纠错,感觉要买点滴眼液了。/p
对了,四个问题,是真实的问题,98年田径队下飞机后,记者立刻提了四个大问题,就是上面写出来的这四个。当时在报纸上还引起过不小的讨论。小紫找到了98年的稿子,真是我自己都佩服我自己了。狗头保命一下。嘿嘿。/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231696/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23169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92章 98年的四大困局)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紫锋01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