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可以得出,这一场比赛,博尔特的腾撑比也是完败。”
“他想要更快必须要缩短支撐时间,同时要缩短腾空时间。”
“再谈谈支持下跑步过程中的踝,膝,髋关节夹角分析。前支撑、后支撑和腾空三个阶段都是由角度的幅度大小来表示。而这三个时期具体数据,主要是由踝,膝,髋关节角度的改变来决定。通过对视频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盖伊在着地的一瞬间,踝关节角达到了1265度,随后在垂直缓冲的一瞬间,踝关节角达到了864度,缓冲角达到了401度,后支撑蹬伸完成的一刹那,踝关节的角度达到了1375度,趾屈的幅度达到了513度,这里可以发现他的踝关节着地到缓冲退让和蹬伸发力具有幅度大的运动特点。而且又因为踝关节角度较大,表明这场盖伊踝关节力量表现更好,所以他的着地瞬间踝关节角度就能增大着地角,从而使步长增大。”
“从膝关节角度变化情况,膝关节角度越小,有利于肌性收縮,进而缩小了后蹬角度,盖伊的膝关节角度比博尔特少了79°,更利手他向前水平加速的能力。途中跑过程中的发力关节在于踝、膝、髓关节,而又因为髋部关节所拥有较多肌纤维数量,所以这一部分的关节于最关键的位置。在一个单步动作中,髋关节进行送髋工作,虽然盖伊比博尔特髋关节运动幅度小了21°,但有利于收缩后的离心工作,更利于盖伊髋关节活动幅度。这就说明表明:博尔特各关节灵活性在这一场都比盖伊稍差,不利于肌肉后蹬产生巨大肌力,影响水平速度的提高。”
“再看看着地角度盖伊是1265,博尔特是1193……”
“所以前程盖伊6412s大幅度领先博尔特的6632,博尔特在后程才算是发挥出来,各项数据没有比去年下滑多少,盖伊后程是3428s,博尔特是3338s。后程大概是领先了01回去。”
“可惜前面落后太大,导致根本无法追上去,这里估计就是博尔特的启动连续两次都太快了,没有跑起来,让他现在的体能储备无法负荷,心肺也无法负荷,导致前面发挥大幅度失常。”
“但这并不是博尔特应该有的状态。根据后面的后程来推测,其实他现在的实力比巴黎还要更好了点,眼下想要和博尔特对抗,恐怕不容易了。也许,他也恢复到了973s甚至是972s的水平。”
“可能更高也说不定。”
“这个比赛就不好说了。”
“因此我们绝对不可以低估他,不能因为这场比赛看起来没有跑好,就大意轻敌,认为是对方的状态大打折扣。考虑正常情况下,或许他比大家想的实力还要硬得多。”
兰迪带着技术团队在上面作讲解和技术分析的时候,整个现场都是聚精会神。
一个人都没有要打盹的意思。
除了最后两个人,实在是有点听傻了眼。
……
一整场下来,周维除开上次在休息室里面,这次算是又一次见识到了苏神系的厉害。
一出来,他感觉自己如听天书,甚至感觉自己全程都有些脑子发木。
他扭头看着更加有资历的前辈李韬,想要求助,没想到李韬倒是大大方方说道:“别看我,我也没有听懂。”
“不过,这就是他们的复盘吗?”
“真是屁股拉大锯,开了眼界了。”
想到这里,再想想自己以往的复盘,真是……
完全成了战五渣。
不值一提。
根本就是红缨枪和加特林的差距。
强弓硬弩和火箭炮的区别。
那些甚至自己都不是很了解的技术指数和技术参数,现在他们已经是运用自如,甚至到了一个角度一个角度抠的局面。以前这根本没法想象,但是现在有了模型有了系统有了强大的算力,一切,都成了可行的东西。
这其实也不需要太复杂,90年代的计算机都可以轻松搞定,就是当年也没有做这个方面的软件开发而已。
“呵呵,通过踝关节的角度、趾屈的幅度、后支撑蹬伸缓冲角等一系列数据,可以直接得出这场比赛盖伊踝关节力量表现更好,博尔特的踝关节力量表现不足,所以可以得出为什么这一场盖伊的平均步长指数有增加,博尔特的平均步长指数有缩小……”李韬点了根烟,思绪显然都还停留在复盘观察室里面,看着不灰不白天空道:“可以精确知道运动员这一场到底是哪个技术,甚至是哪个关节,乃至是哪个角度有问题,直接判定哪些地方出现了失误,精准的宛如手术刀……而我们以前都只是说一些笼统的话术,人家一个详细的数据,就给你彻底按在地上摩擦。”
“您的经验如此丰富也这么认为么?”周维毕竟刚刚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231696/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23169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1240章 连对手脚趾都可以预判的复盘!这就是真正的未来!不加入就淘汰!)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紫锋01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