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没有跟你说对象是谁呢。”/p
在听到时磊这句话的瞬间,时小寒心头不由自主地悸动了一瞬。/p
“会……会是他么?”她默默想着,脑海中浮现出顾旭那张熟悉的面孔,脸颊在不经意间泛起淡淡的红晕。/p
女儿的这副模样,显然在时磊的意料之中。/p
这丫头虽然平日里嘴上不承认,在信件中提到顾旭的时候也扭扭捏捏,但时磊却知道,她的魂儿早就被顾旭那小子勾走了。她眼底那一抹藏不住的羞怯,早就出卖了她内心深处的想法。/p
“就是你脑子里想的那个人。”/p
时磊看着女儿,脸上露出一抹复杂的笑容。现在女儿长大了,马上就要离开这个家,去过自己的生活了。对此,时磊心头自然颇为不舍。/p
时小寒呆呆站在原地,一动不动。/p
她樱唇微启,呼吸也暂停了片刻。/p
这一瞬间,顾旭的身影再一次出现在了她的脑海之中——他换上了一身大红婚服,正站在花轿的边上,朝她露出微笑。/p
“我……我才没有在想顾旭那家伙呢……”她扭过头,结结巴巴地说道。然而在她的心里,却有一个小人在欢呼雀跃。/p
“哼,还在嘴硬。”/p
时磊无奈摇了摇头,伸手想去摸摸她的脑袋,替她理顺被风吹乱的发丝,但是时小寒却立即躲开了。/p
他顿了顿,又说:“甭说别的。你就告诉我,你愿意不愿意。”/p
听到这话,时小寒沉默许久,然后抿起嘴唇,下意识地点了点头,轻轻地“嗯”了一声。/p
她的脸颊在不觉间涨得更红了。/p
…………/p
婚姻从来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p
在大齐王朝,一对夫妻从议婚到完婚,一共有六个步骤,分别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p
也被称作“六礼”。/p
其中,“纳采”就是男女派遣媒妁到对方家中初步商议亲事——“媒”指男方的媒人,“妁”指女方的媒人。倘若双方均有意,则男方正式派遣媒人往女方家中提亲,并携带一定的礼物。/p
古话有云:/p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1)/p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2)/p
谷參a;/sp;大齐王朝虽然不像顾旭前世明清时代那样设有严格的男女之防,但是在婚姻一事上,仍然遵循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p
哪怕是两人已经情投意合,也需要通过媒妁来完成说亲、提亲、定亲的整个过程,才能算是一桩完满的婚姻。/p
于是两天以后,当顾旭在自家宅邸修炼时,一位姓刘的驼背老婆婆突然上门拜访,自称是来说媒的。/p
顾旭微微皱眉,本想委婉谢绝。/p
最近这段时间,由于顾旭在洛京名声大噪,派遣媒妁来他府上的人不计其数,但都被顾旭以“临近洛水大会,需要专注修行”为理由,统统赶走了。/p
然而这位刘婆婆的一句话,却打消了顾旭的这个念头。/p
只听见她满脸堆笑开口道:“是莱州府的时千户让我来的。”/p
“莱州府的时千户……”顾旭在心头把这个名字默默重复了一遍。/p
众所周知时磊只有一个女儿。他谴媒妁上门,谈论的自然将会是时小寒的婚事。/p
顾旭尽管年轻,但毕竟活过两世,经历过许许多多的事情——登上过金銮殿,攀上过崂山之巅,也曾与凶神当面对峙。这使得他面对各种不同境况时,基本上能够做到处变不惊。/p
但此时此刻他却有些不知所措。/p
他的内心原本静如止水。/p
可这一瞬间,却有一粒石头落入其中,使得平静的水面漾起层层涟漪。/p
“顾大人,时大人早就预料到了您心里会有所顾虑,”看到顾旭的神情后,刘婆婆一边笑呵呵地说着,一边把一个信封递到了顾旭的手中,“所以他特意让我把这个东西交给你。/p
“时大人的女儿现在正值芳华,生得楚楚动人,想去时家府邸议亲的人不计其数。/p
“我猜得到,顾大人,像您这样的青年才俊,心里想的或许是‘先立业,再成家’。但您要明白,人家姑娘可不会一直陪你等下去啊。”/p
顾旭没有立即回应。/p
刘婆婆的这番话,使得他的目光又变得凝重了几分。/p
ps:抱歉这章短了一点。最近头晕得厉害,思路很混乱,一直找不到状态(经常几个小时挤不出一行字,写出来也感觉不太对劲qaq),希望大家能给我一点时间调整下。/p
…………/p
注释:/p
(1)出自《诗经·卫风·氓》;/p
(2)出自《诗经·豳风·伐柯》。/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228725/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22872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一百二十二章 媒妁)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布丁三分甜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