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他又重新振作起来,大步走上前,左手抓着陈大成,右手抓着徐子弘,对赵大河朗声说道:“赵大人,我们赶紧去祠堂!”
陈大成的功力了得,一时间竟也被他带着走。
原来戚继光当初,也是悬梁刺股,苦读兵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打熬身体,修习武艺,中过武举人的,一身武艺,比起陈大成、徐子弘二人加起来,还要高出许多。
武举人什么概念?
所谓武举考试,起始于武则天时期。
明朝时,武举考察内容更改为“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把军事谋略置于军事技术之上,如果在答策的笔试中不及格,便不能参加武试。
初期的笔试考三题,试策两题,另一题论考四书(后来四书的题目改为默写武经)。
戚继光参加的乡试武举,由各地州、府组织,他中了武举人,便等于是力压了这州府之中绝大多数的练武之人。
或许这么讲,还觉得没什么。
那么以现代为例,一个县里高考总成绩的头几名,大约能进清华北大,那就算秀才了;而乡试,则是一个地级市所有县(区)里,清华北大的录取者们,再比一次,取头几名,才算举人!
放在现在,小县城的清北学子,在民间也是大受追捧,有不少老板送钱送书奖励,只为结交一二。更何况古代的举人呢?
因此就有举人与县令平级,见官不跪这么一说,因为他们实在是人中之龙凤,万里挑一!
武举与文举类似,而且武举还要考文化课,可谓是文武双全!
因此,戚继光的功夫,应当是全国顶尖的那一梯队。
不过这也是可以推断出来的。
戚继光自身,若没有过人的武艺,不懂兵法谋略,又如何慑服桀骜不驯的下属,如何带领威风凛凛的戚家军,南御倭寇北驱鞑虏,打得倭寇闻风丧胆,打得蒙古骑兵望风而逃,还大明一片海清河晏,成为彪炳史册的旷世名将呢?
“看,大成回来了。”祠堂里的人都注意到了走到门口的四人。
“教训过四六没有?”陈沟胜恶狠狠地冲徐子弘挥了挥拳。
回过神来的陈大成,这才想起一个问题,他严肃地对徐子弘说道:
“四六,明天要是不打,那我们的银矿怎么办?难道白送那些永康佬?!”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228542/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22854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20章 原来你就是戚继光!(求月票,下周上推))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衡生居士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