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这些基础分析,他现在能够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是:
湖人队的三角进攻是一个极度依赖超级球星,而且能最大化发挥超巨能力的一种战术。
等分析出这个结论后,林影愣了一下,然后转头盯着杜兰特看了好一会儿。
当杜兰特向他投来疑惑目光的时候,林影提了一个要求:他要再回看一遍刚才的比赛。
杜兰特不知道林影在想着什么,不过他知道林影肯定是想到了什么东西。
于是乎,两个大男人又看了一遍比赛回放。
杜兰特看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林影却是在看了第二遍之后确定了自己之前的想法。
而且这一次他还关注到了另外一个人的表现。
安德鲁·拜纳姆。
拜纳姆是个标准的天才,2米13的身高,2米29的臂展,一对与生俱来的宽大肩膀,甚至还有一手大个子里面很罕见的柔和手感。
这也是他被球迷称为“小鲨鱼”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且还有一个很多人不知道的事情,拜纳姆被NBA选中的时候只有17岁8个月零2天,是NBA历史上被选中的最年轻球员。
因为后来选秀改革高中生不再参选,这个记录后来也未曾被人打破。
而且,他还是乐透的第十顺位。
“天才”二字可能都不足形容他了。
他最后也到了另外一个“天才”科比的球队。
相似的经历,甚至被选中的时候也遭遇了相似的质疑声,科比对拜纳姆有种“同类”的感觉。
所以在过去的一年里,科比不仅给拜纳姆开小灶,而且训练很严格甚至严苛。
也就是这种高强度训练下,二年级的拜纳姆已经展现出了出色的内线实力。
这也是湖人队能够和小牛队僵持三节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三角进攻,对超巨极度依赖,但至少需要两个足够有威胁的点才能发挥作用。
看完比赛,林影发现杜兰特靠在椅子上睡着后,起身拿过遥控器,接着翻了一些老比赛。
他看的是乔丹那支公牛队的一些总决赛表现。
等到他看完,杜兰特也醒过来了。
杜兰特一醒来就看到林影满面笑容,不由得一脸疑惑。
他这是错过了什么?
“我要去找斯普林曼。”
还没等他问,林影已经开口说道。
杜兰特眼中的疑惑之色更浓,林影可难得有这么主动的时候。
“这会儿他应该在吃饭吧?”
杜兰特拿出手机看了看时间。
林影愣了一下,接着才发现自己有点兴奋过头了。
斯普林曼在吃饭,他们自然不可能跑过去,而且他们也到了该吃饭的点了。
高强度的训练,能量补给也是很重要的。
吃饭的时候,杜兰特和林影聊了聊,大概也知道了林影兴奋的原因。
“三角进攻,我们能打那个吗?”
每个人性格不同,喜好当然也会不一样。
杜兰特对战术这种东西兴趣一直都不是很大。
教练怎么安排,他就怎么打。
不过林影说他们可以打三角进攻的时候他还是有些迷糊。
这也是很正常的一个反应。
菲尔·杰克逊可是靠着三角进攻拿了9个总冠军,就他们这群人能打么?
林影也没多解释,只是说试试。
两人吃饭完休息午睡了一会儿,再等了一会儿开始了第二次的训练。
和早上一样,训练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斯普林曼和赖特一起过来了。
等到训练结束,林影主动找了斯普林曼,说了自己的想法。
和杜兰特的反应不一样,斯普林曼听完之后沉思了一阵,然后给了林影这样一个回复:
“我们没有超级中锋。”
他对三角战术的了解比林影要更多。
这个战术因为菲尔·杰克逊而闻名,但实际上发明这个战术的人是NCAA的泰克斯·温特。
这个战术帮助温特在NCAA成名,后来他更是带着这个战术去了公牛追随菲尔·杰克逊,这才有了后面的一系列故事。
不过这个战术有个特点,需要有一个在内线足够有统治力的内线。
“OK时期”的奥尼尔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他往内线一坐,球往内线一吊,再加上侧翼一拉开,对手就会陷入到究极选择困难症中。
收缩防守,奥尼尔把球回给外线,科比就能得到轻松的一对一机会。
但是如果你不收缩,奥尼尔会让你知道为什么他会被叫做“大鲨鱼”。
“我觉得公牛时期的三角进攻对我们有参考意义。”
林影没有反驳斯普林曼的话,而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们可以把凯文当做迈克尔。”
在看到斯普林曼示意自己继续说的手势后,他紧跟着把自己的核心设想提了出来。
斯普林曼说的没错,有超级中锋的球队确实能发挥出三角进攻最大威力。
就像湖人队有了拜纳姆就可以和小牛队抗衡三节。
但林影是数据分析师,他做的是数据整理,这也是他看乔丹时期公牛队比赛的主要原因。
因为那支公牛队也没有什么所谓的超级中锋,但他们依旧能够把三角战术给打出来。
乔丹的强大固然是一方面,但就像他说的那样,现在的德州大学有杜兰特,是可以借鉴公牛队打法的。
听林影说完,斯普林曼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228412/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22841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6章 一种为单打而生的战术)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肉末大茄子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