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是这样,就干脆不打招呼,直接走了。
刚走了两步,突然身后一个书生喊了一声:“哎呀。你们谁带钱了?”
刘知易本能回头,看到四个尴尬的面孔。
“只记得今天的朝会了,还真忘了。”
“我也是。这次朝会隔了三天,都急着想知道局面。”
“不然我回去取?”
四人尴尬着,正好小二来上酒,看他们的样子,似乎司空见惯,笑着招呼。
“各位公子,可让小的逮着了。老规矩,留副墨宝。”
四人面面相觑,相视一笑,潇洒答应。
刘知易一直没走,他在这里待了十几天,还真没听说有这个规矩,可以用墨宝付账。大概是他无心他顾,没注意到有书生用笔墨付账,或者是这些太学生都讲体面,不爱吃白食。酒楼有这规矩,进一步验证了老板的心思,针对太学穷学生不是为了钱,大概跟刘知易在茶摊时刻意巴结这几个书生一样,是为了人脉,这些穷学生,迟早都是要走入朝堂的。
刘知易感觉很有趣,老实留下看热闹。
只见几个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做首诗吧?”
张书生说道。
“嗯,做首诗。”
王书生附和。
“王兄先来?”
李书生说道。
“还是赵兄先来吧。”
王书生说道。
“理当张兄先来。”
赵书生谦让。
旁边端着笔墨纸砚的店小二一会看看这个,一会看看那个,迟迟不见他们落笔。
“要不,写首词吧?”
张书生改了主意。
“嗯,做首词。”
王书生继续附和。
“王兄先来?”
李书生道。
“还是赵兄先来吧。”
王书生道。
“理当张兄先来。”
赵书生再次谦让。
店小二端着笔墨纸砚,依旧是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还是不见他们落笔。
刘知易有些懵,还以为能欣赏到一场才子大展才华的好戏,可看样子这几个书生比他刚才还尴尬,这几个货,除了眼高于顶,不通人情之外,难不成胸无点墨?
刘知易看了会,他们依然没落笔,连笔都没提起来,依旧在店小二端着的托盘中。
此时这几人已经有些下不来台,因为周围的书生都被吸引了过来。
“要不我来吧!”
刘知易看不下去了,走上前,提起笔。
店小二也等不下去了,索性冲刘知易笑笑,将笔墨纸张端到刘知易面前。
刘知易一口气写下一首诗,他有绝对信心,这首诗不会丢人,诗仙李白的诗,应该镇得住场子。
写完掷笔,扬长而去,心情极为舒畅。他仿佛已经看到那几个目中无人的书生,被他的诗才折服,后悔没早认识他的情景。
他有些高估这几个货的自觉了,刘知易刚走,他们四人围着店小二,率先捧起了墨宝,还轮流着念诵起来: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最后的名句,四人更是反复念诵。
周围的书生听到词句,一个个争着欣赏,店小二知道挖到宝了,一把将写着诗句的宣纸抢过来,陪着笑脸挤出人群。
四个书生不跟店小二置气,心情舒坦,大笑着离开及第楼,还不忘洒脱的念诵“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诗句。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227902/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22790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0章 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狂人阿Q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