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那个凉棚,再继续走一段距离,游泽他们便出了树林。
抬头望去,远方的第三缕青烟就是终点。
孙典牧还在回味刚才的交谈:“看那位老人家的言行举止,一定是隐居在大风谷的世外高人。”
段乾雨不由得点点头,认同了这个说法:“喝完那杯热茶,我整个人都精神许多,之前受的伤也不疼了,人人都说在蛮荒之地能捡到机缘和宝物,我们运气不错,今天就碰见了。”
孙典牧刚刚一口气喝下去好几杯茶,段乾雨要是不说,他还没注意到自己腰不酸了,腿不疼了,又能继续跋山涉水了。
“这也是个好兆头啊,之后我们捕捉神驹一定顺顺利利。”
或许只是心理作用,总之孙典牧信心更强了,干劲十足。
游泽一直提防着那个老人,所以没有喝茶,不知道那杯茶水是否真的那么神奇。
总算无事发生。
继续赶路就是了。
游泽正打算将老人塞过来的信笺放进储物袋,这时候发现刚才还空空如也的信封上,忽然多出来一行文字:“石屏山浮远观,游泽道长亲启。”
等一下,同名同姓,还是……不对,石屏山浮远观这个地名,游泽只在青龙镇里听张家姐弟说过。
游泽赶紧拆开信封,只见里面放着一张信纸和一个钥匙形状的项链。
撇开项链不管,纸上开头一行就写着:“游道长好久不见,小镇一别,该有一百多年了。”
再往下,还有密密麻麻许多文字:
“是我七岁,还是八岁那年,游道长来到小镇,几个月朝夕相处,这就记了一辈子。
也不是我惦记游道长,主要是我姐姐念念不忘,后来常在我耳边提起你。
药承仙长老对我不错,姐姐去往霜降园以后,药长老的元神分身陪着我直到娶妻生子,逢年过节,他也会送来一些强健体魄的丹药,多亏了霜降园的丹药,我张家上下都无病无灾,身体也很健康。
等我再见到姐姐的时候,已经六十五岁了。
姐姐她肯定没有认出我来,一回到张家院子,地方还是老地方,院子里却只站着我这个糟老头子。
一个仍然还是十七八岁的小姑娘,一个早就已经满头白发的老头子,我可不敢再喊她姐姐,怕把她给喊老咯。
那一点家长里短,这里就不赘述了,也就是那时,姐姐问我还记不记得游道长,又说本来想去石屏山浮远观看看你,可惜破境在即,等她入关再出来,不知道多少年一晃而过。
于是我自告奋勇,愿意替姐姐走这一趟。
反正我都儿孙满堂了,家里的事情也不用我再操心,趁着身体还硬朗,完全可以四处走走看看。
少年时想要远游,到了老才终于启程。
一出门,眨个眼睛的功夫,就不知过去了几个春秋。
有姐姐赠予的护身法宝和延寿丹方,路上还算顺风顺水。
但是,这石屏山浮远观到底在什么地方,那位名叫游泽的道长是否真有其人?
直到今天,这个答案仍旧无解。
最后经一位道庭真仙指点,让我来蛮荒之地,在大风谷住下,说终有一日会愿望成真。
这一等,等我回过神来,掰着指头数了数,原来都一百岁了。
结果还是没有见到游道长出现。
一百零五,一百零六,一百零七……再活下去就变成老妖怪了。
不过还好我又多撑了几年,游道长这不就来了吗,修行中人就是不一样,一点没变。
没有相认,是我懒得再开口解释过去的事情,而留下这封信笺,是想告诉游道长,有人还惦记着你呢,有空去霜降园走一遭吧。”
这封信很长,游泽认真地看了一遍,扫到末尾,落款之人果然是张子泉。
落款的下面还草草加了一行备注:“前几天碰见那匹神驹路过门口,让我捡到了这个项链,就当是一个小礼物,还请游道长不要嫌弃。”
游泽不久之前才离开青龙镇,但在张子泉口中,他们好像分别了将近一百年。
搞得好像游泽曾穿越到过去一样,不然根本无法解释这错乱的时空。
实在没想到会在这里听到张家姐弟的消息,蜻蜓点水般的短暂相逢,掀起的小小波澜居然久久没有平息。
缘分二字,真是奇妙。
游泽收起项链放好信笺,想了想,突然转身跑回树林。
段乾雨和孙典牧一直在旁边回味刚才的经历,看游泽愣在原地一动不动,也没急着催他快点上路。
怎么还掉头回去了?
是刚才没喝到热茶,想回去再寻机缘?
天真了,机缘一旦错过,后悔都来不及。
本着看热闹的心态,段乾雨和孙典牧也跟着返回树林。
重新来到那个凉棚里面,哪里还有那个老人的身影。
游泽环顾四周,只见刚才还堆在地上的尸体,这会儿已经全部埋进土里。
每个人都有一个简单的木头墓碑,虽然上面没有留下任何人的姓名,但是有老人的这份心意在,应该足够枉死之人瞑目了。
段乾雨和孙典牧也一脸惊讶,异口同声道:“那老人还真是世外高人!”
转了一圈,游泽找到唯一一个写了名字的木头墓碑。
是张子泉没错,享年一百二十三岁,地上还放着刚才见过的茶具。
游泽蹲下身子,刚一掀开茶壶盖,里面马上飘出一缕清香,且热气腾腾。
这茶具一看就是件品相不错的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223693/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22369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51章 错过机缘)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零夜羽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