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游湖前,大个跟我去外面吃早餐,在附近转了圈。
农村跟城市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豪华么?
品质么?
我觉得是信仰。
之前说过我特别在意民俗文化。
我们路过当地一个土地庙。
还是清晨,庙里的香炉就已经插着没烧完的香。
香炉里都是密密麻麻熏黑的香木签。
我好奇走前去看。
供奉的是当地氏族祖名的神仙石碑。
最牛逼的是碑两边的文武护法。
文我看不出是谁,但武竟然是关公。
好大的气量,让关公做衬托。
我抬头倒走看向庙门的对联。
“土能发千祥。”
“地能生万物。”
明明是神职一般的土地公,却让武圣当护法。
似乎。
在这生活的老人更明白是什么神灵在保护自己。
越远离城市就越出现鬼怪神仙。
不是说站在知识高度去评判,认为迷信,去否定别人生活方式。
我无比尊重那些有信仰的人。
因为精神有寄托的人是很难打败的。
也确实听到一些很难用唯物理解的奇怪事情。
在过去,人们是不知道什么唯物。
他们只会用感情去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清明时,村子里的人是要摆些蒸煮后的冷食放在厅堂中央的四方桌上。
然后在厅外露台那往灰炉里烧纸钱,几乎每家都有个灰炉。
你看得懂为什么这么做么?
他们是在呼喊逝去的亲人,回来家里吃顿人间烟火,带些钱再走。
你说会有多思念的人不因为现实,依旧想着那个忘不掉的故人。
他们在做这些前。
会去自家门口两侧拜一拜插上香。
为了是给门神打声招呼,让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逝者鬼魂进来。
他们相信门都是有神仙的,是它们抵御住人眼看不见的妖物邪风,不让这些进来。
去扫墓也是。
为一堆灰,烧些毫无用处意义的金箔纸钱,放些食物祭拜。
甚至不要翻炒的菜来祭拜,怕这些有火味的食物让变成鬼魂的人不能吃。
大个爸妈带我们去他们县里的馆玩,那地方常住居民才十万不到。
一年火化平均量才七百多,也就一天两具左右。
平常没什么事情,也没人瞎到殡仪馆去溜达吧。
殡仪馆旁边就是陵园,叔叔是说地方偏人又少,这儿的墓最贵的才六千多。
我很喜欢看墓碑,这东西相当于这堆灰还是人的时候,怎么说。
墓碑是一个人结局的大概。
教大家怎么看墓文。
墓碑中央上方第一个大字,显,或者皇。
这个是不重要的,只是一个装逼的开头意思。
第二个字蛮重要,一般是考或者妣。
区分性别的,考是男,妣是女的意思。
后面就是这人的名字。
墓左边是立墓的人,右边是离世和立墓的时间。
墓文的字数和位置很有讲究。
不能十二十三,老林讲过这个。
还说了个鸡儿方程式:n*4+2
我数学本来就不行就没怎么听。
就比如。
有个人挂了,出生十二月。
墓文立上去加出生起来是十二个字。
不吉利,就把十二月改成腊月,减少一个字。
有人十个字少一个字,就把生几年的生这个字改成诞辰两字。
做这些就怕不吉利,然后养肥了这些风水先生。
就几个破字刻上去还那么费心思,还不是一堆灰埋在那。
这应该是我第一次去公墓,跟同学两个人在观察。
大个觉得陵园没意思,就没来。
“这就老林说的护碑狮。”
同学指着墓前的两个小石狮说。
“错了,这没靠着墓碑,这是护墓狮。”我正看着墓文,瞥了一眼。
“这狮子好像是保护墓主不受伤害用的。”
同学想着放狮子的作用。
“哎,这些都迷信。”
带我们进来陵园的叔叔摇摇头说:“人都没了,这些有什么用。”
我正想说的时候,叔叔来了句。
跟着赞同的我说:“我也觉得,放两个石头有啥用啊。”
看完这个墓离开,我问:“这里管理费怎么样?”
“很低这里,小县城嘛,六十块七十块。”叔叔说。
“一个月?”我疑惑道。
“一年,但基本很少人出管理费。”叔叔思考道。
难怪,我看到很多墓上面贡品垃圾各处都是,香炉吹倒后一地尘土散在上面。有些甚至墓上的照片都掉了,不知道哪去。
为什么我说墓碑是一个人结局简介。
这么说是很容易看的。
墓碑是格式墓,就是很普通价格不贵的,说明墓主家庭不富裕。
墓主性别,加上墓碑的豪华还是一般,可以看出家庭关系和经济观念。
为什么要说性别,因为有些农村重男轻女的传统,在老人身上也一样。也可以看他们子女是不是也因为这个原因传承了这个观念下去。
毕竟这也是小县城,叔叔说有业务也是特定几天才有,因为他们这风俗要风水先生定时间下葬。
现在说回看墓。
接着看是立碑人数,有无三代的一同立碑。
子女是否结婚生子,可以从数量上看教育的能力和家庭后面情况。
这地方墓文挺有意思,立碑人姓名和墓主关系外,下面是泣敬,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222095/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22209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42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乌鸦脚爪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