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很简单,李应右,张良,高庆,刘承尹这几人已经被张军交待过了,要有保密意识,要建立保密机制,注意保密重要坊作设施。
细作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一点就透。
尤其是铁器坊作和紫阳观,这可是凤翔如今的两大杀器,机密里的机密,当然要保密起来,还天下第一坊,生怕夷狄细作发现不了么?
大唐的国策以及对外政策太过宽宏了,完全是一副不设防的状态,强大是一回事,粗犷也是其中的原因。居安不思危呀。
要不然造纸冶炼各种技术能特么传到欧洲?
守门军士一溜小跑进去通报,张军也没管他,下了马负手走进大门。
进来十几步,韩监丞已经一路小跑迎了出来:“郎君,见过郎君。”
“慢些慢些,丈人啊,你可不是青年壮汉,千万小心些。”
“哈哈,谢郎君担忧。老夫骨头尚硬,尚能挥起重锤。无妨。”
“人老不以筋骨为能,丈人可是凤翔脊骨,若是损伤某当悲痛不及。”
“是,老夫日后必会注意,免郎君担忧。”
张军伸手把住韩老头的手臂,两个人并肩走进坊内。
这个时候流行这个姿势,若是看中,重视或者表示亲近,就会这样把着对方的手臂走动说话。说实话张军挺不适应的,不过老韩头必竟是老人,就当搀扶了。
“丈人,某欲扩充大风团,未知可有困难。”
“有些。”老头点了点头:“冶钢费铁,铁料不足终究是顽疾,高别驾与颜少监都找老夫交涉过,还是无夫未曾谦让。”
“某已与别驾还有少监言过此事,须确保铁坊用料,然后才谈其他,丈人放心便是。”
“如此,某便放心了。郎君,那个炮,经过数次试制,现已可达百炮不裂,唯十数炮后便会发热烫人,膛口清理起来也颇为费时。”
“以何材铸之?”
“老夫叫人混了白铜在内。”
因为炼钢不易,张军让老韩头试验不同的材料制炮,最后果然又走到了铜上面来。到也没有出乎意料。
为什么明清火炮都是铜制?铁炮搞了上百年依然烂的掉渣?裂呀。冶炼工艺太低能。
现在张军这边不缺技术,但是缺原料,对铁的需求实在太大了,所以老头又琢磨起了铜。
还是需要加大铁矿的开采冶炼才行。
“丈人,不如择工匠数人,悉数去诸铁矿冶所察验,传授增进冶炼技巧,以求增产?”
“可是不好使铜?”
“丈人,铜矿更少,须铸钱币,而且此物日后尚有大用,用来铸炮终归是可惜了。”
张军摇了摇头:“某会尽力开辟铁矿,丈人无须耽心。”
“职下便去著了冶铁之技,着人去各处矿场授业,以期增产,郎君也宽心些。”
张军顿时感觉很欣慰,两个人达成了一致意见。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209410/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20941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279章 治铁之术)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宁溪南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