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步,可洞硬铠。丈人可细观此钢轮,若能制得,黄口稚子亦能开弩,就怕,制造太难。”
“三百步?”
“某略通数术之学,反复算计得此结论。”张军在弩弓剖面图上标明了复合方式,尺寸,仍然没写材料,只是写上了要求。
多层复合这种技术在大唐不算难事儿,可以实现。甚至这会儿的工匠已经可以做出密封工艺。
写字对张军来说问题不大,柳颜的帖子他可没少临,大概率的字都见过写过。
所以说没事儿多学几样东西还是有用的,你看,这就用上了。
(科普:古代说人的身高那个丈和尺,是夏尺,一尺只有十六厘米不足,和度量衡无关。一丈就是约一米六,其实不足,丈二大概一米八左右。
大禹以己身高为丈,十取一为尺,是为丈夫。后来每朝的度量衡都不一样,但从古至今一直是增长的,那为什么身高的尺寸不变一直是夏尺呢?
这个主要原因就是说书先生。今天说商周,明天说汉唐,这身高就忽高忽低,让人听了别扭,最后就统一以夏尺为准,也就是以最早的说法为准。)
状态提示: 第17章 神臂弩弓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TXT下载地址:http://www.77kshu.cc/txt/xiazai209410.html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209410/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20941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7章 神臂弩弓)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宁溪南谢谢您的支持!!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209410/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20941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7章 神臂弩弓)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宁溪南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