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迷茫大明第113章 风头(2/2)

文/塞外流云
迷茫大明 | 本章字数:1193 迷茫大明txt下载 | 迷茫大明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大唐风华路满唐华彩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布衣枭雄三国之帝皇战庶子权臣武灵战国假太监:从坤宁宫走向宏图霸业民国:横行上海滩,我小弟有点多贞观楚王八零娇妻奋斗生活
不相信的态度,当下他便谨慎的道:“回皇上,农为国之本,农学院收录士子从事农事研究,对于累试不第之士子而言,不失为一条出仕之途,利于缓解科举压力,亦有利于促进农学之发展,实是两利。

不过,在州县增设劝农官,有加重朝廷负担之嫌,能否改成在府增设劝农官?全国两京十三省,分统之府不过百有四十,倒不致有多大的负担。”

嘉靖瞥了他一眼,缓缓的道:“你这是舍本逐末,朕问的是农事,大明如今灾害不断,哪一年天下太平过?旱灾水灾虫灾风灾连年不断,各地暴动亦是此起彼伏,朕继位这几年,哪一年安宁过?

真若是能够增加江南的粮食产量,北方能够有新的扛旱抗寒的农作物,各地百姓就不会频频做乱,朝廷亦不至于年年赈济,弄的国库空虚,农为国之本,可不能只停留在嘴上。”

听的他语气突转严厉,张璁背后登时就惊出一身冷汗,他忙躬身道:“回皇上,微臣实是觉的增加江南的粮食产量,寻找新的扛旱抗寒农作物有些过于虚幻,不切实际。”

虚幻!听的这个词,嘉靖的眉头不由微微一皱,他笃信道教,连长生不老如此虚幻的事情都相信,这点子事情算什么,当下便道:“事在人为,天降祥瑞亦时而有之,况乎农作物?倘若天佑大明,必降祥瑞!”

听的嘉靖突然扯到祥瑞上面去了,张璁顿觉无语,嘉靖却浑然不觉,兀自说道:“胡万里这个醒提的好,朕要设坛斋醮,祈求上苍降下之扛旱抗寒农作物。”

一见这情形,张璁心里一个激灵,忙躬身道:“皇上,不若着胡万里在漳州建一个农学院,召集士子研究农事,在漳州找寻扛旱抗寒之农作物。”

听的这话,嘉靖不由哂笑道:“秉用亦是个敢想的,漳州乃炎热之地,何来旱抗寒之农作物?罢了,此事着北方各省官员寻找,着胡万里在漳州研究江南稻谷增产一事。”

“微臣尊旨。”张璁忙躬身道,却是不敢再多言。

出了宫,张璁便有意着人将胡万里擢升为翰林院侍读学士,赏工部郎中衔的旨意转告给了周志伟、魏一恭、赵文华等几个留在京师与胡万里关系较好的几个同年。

周志伟、魏一恭、赵文华几人都是心思灵动之辈,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大肆邀请在京师的一众同年庆祝。

一众同科进士中,便是一甲如状元、榜眼、探花者亦只授予翰林修撰(六品)、编修(七品),二甲三甲就更不用提了,便是进了翰林,亦只是庶吉士,留在各部的主事以及言官皆是六品、七品。

而胡万里一个外放福建的知县,不过半年时间便骤然擢升为翰林院侍读学士,赏工部郎中衔,比他们足足高了一品,而且还兼着地方知县,既有实惠,又有清贵之名,而且官衔还比一众同年高出不少,自然是羡煞了一众同年。

人人心里都清楚,这个胡万里i后的前程不可限量,有一个官运亨通的同年,自然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更何况京官清苦,接到邀请,一众同年纷纷赴宴。

胡万里擢升为翰林院侍读学士,赏工部郎中衔的消息很快便在京师传扬开来,京师谁不知道胡万里是张璁的得意门生?胡万里被如此破格擢拔,说明了什么?说明嘉靖帝对张璁仍是恩宠有加,圣眷不衰!

礼仪新宠夏言的风头立时便被胡万里掩盖!


状态提示: 第113章 风头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113章 风头(2/2) 返回《迷茫大明》目录下一章:第114章 笼络(快捷键→)

推荐阅读军工科技抗战之烽火燃血废物皇子:为何要逼我做皇帝?满唐华彩迎娶皇后,竟让我这假太监帮忙?四国演义系统霍格沃茨:我真是模范巫师大国军舰戎唐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红色莫斯科激活帝王系统,开局召唤典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