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江边是嘉定市。
此时,江面晨雾如纱,远近景色,在一片朦胧中,若隐若现,似幻似幻。
晨雾中,传来凌云寺的晨钟声。
翠翠看见豹儿过来了,说:“你怎么这么晚才上岸呢?”
“我和王叔叔谈了一会儿。”
“你在说什么?”
“他让我们看了佛像,然后回到船上吃晚饭。我问他去大佛的路。”
“如何?”
“他说,一个人从凌云门上山,就到了凌云禅寺。大佛在门口,另一个在南边不远的河边。”
“我们从河边走吧。”
他们沿河走了一小段路,来到大佛脚下。
乐山大佛,是在凌云山的齐銮峰的悬崖上雕刻而成的坐佛,背靠山壁,面对着三条河流。
它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几乎不可能向上看。
单单大佛的光脚就比一个人的脚趾还高,后脚就像一个倾斜的平坦的斜坡,可以坐一百多人左右。
整尊佛像高达凌云山二十余丈。
难怪人们说,“山是佛,佛是山”。
豹儿一看很吃惊:“这佛怎么能这么大呢?你怎么能看见呢?”
翠翠说:“雕这么大的佛像干什么!那需要多少年呢?”
佛像上方,忽然有一个声音飘下来:“不多不少,整整九十年。”
豹儿、青青和翠翠不禁吃了一惊。
他们抬起头来,看见一个人站在佛膝上的手背上。
他站在晨雾中,白色的外套飘动着。
翠翠以为这么早,没有人会来看大佛,没想到有这一个人,比他们来得早。
从大佛的脚下到他的手,这是至少十丈高,两条腿的大佛和直墙一样光滑的石头,不能爬,除非他们能够有壁虎的技能。
“喂!你是怎么上去的?”
“爬上去的!”他们震惊。
他怎么能爬上光滑的石墙呢?
那个人又问:“你想上来吗?”
翠翠说:“想!”
男子说:“在大佛的右边,有一条九松木板路,你沿着九松木板路走,拾级而上,就可以来到这上面了。但要小心,这很危险。”
“我们不怕!”他们从九曲栈道上爬上佛陀的手背。手背也是一块平坦的石板,可站立二十或三十人。
在这里,它只有大佛的一半高。
那人微笑着招呼他们,说:“这三个小兄弟,这么早就看到大佛了。”
翠翠笑着说:“你不是比我们早吗?”
“刚刚来了。”
“刚来吗?我们怎么没见到你?”
“刚从凌云禅宗,你肯定没看见我。”
青青和翠翠把他上下打量了一番。
他是一个二十多岁的英俊青年,温文尔雅,眼睛带着微笑,举止和蔼可亲。
青青问:“阁下是学者吗?”
书生说:“不敢,只是略读了几本书,连乡考都没上,只好放下书,周游名山大水。”
“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
“小姓司马,意名庆。那三位小兄弟叫什么名字?”
青青说:“我叫秦,这是白,这是丽丽。”
“久仰!在这大佛上,我们一起坐下来谈谈好吗?”
翠翠听了好笑,我们都没见过,连名字也没听说过,你怎么说久仰了?
她说:“好!”坐下来问:“你怎么知道这尊佛像已经雕刻了九十年?”
“只听禅师说,从唐开元早期的发掘,到镇元十九年才完成,前后不减,只持续了九十年。”
豹儿他们不了解历史,不知道什么是开元、珍元,只是愕然地听着。
翠翠又问:“是什么人雕刻的?”
“它是由一个叫海通的和尚创立的。”
“他为什么要雕刻这么大的佛像?雕刻好了之后要做什么呢?”
青青连忙说:“哎!你为什么这么说,白兄弟?”
青年笑了笑,说:“据说在古代这里的三条河流加入,和这条河非常动荡,它经常推翻船和很多人淹死在其中。海通,凌云禅寺的和尚,看不下去,所以他想雕刻这样一个巨大的佛像,以保护船只的航行安全。”
豹儿说:“这和尚心地很好!”
翠翠却问:“这大佛刻过了,不会翻船淹死吗?”
司马庆耸了耸肩,摊开双手。
翠翠扬眉问:“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不知道。我不能告诉你。”
“你连这尊佛像雕了九十年,怎么不知道后来已经把船翻沉了?”
“可能发生过船只失事和溺水事故。”
“海通不是个骗子吗?”
“我不知道,但沉船和溺水事故比以前少了。”
豹儿说:“那这大佛就有灵气了!”
司马庆笑着说:“是啊!
经常在春天发洪水,不仅船夫不敢航行,连流动的商人和游客也不敢乘船,当然,倾覆的小船淹死的少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207632/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20763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一百二十六章 祸端(一))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醉梦师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