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辽国使节团里出现类似的对话,连满清的使节团里请战的声音也此起彼伏。
不过辽国和满清的使臣很快冷静下来,心里开始盘算得失。
他们早非热血青年,自然知道这一战关系重大,成则声威大震,输了却会沦为笑柄,连己国皇帝都会跟着丢脸。
但现在蒙古一方的高手组织如此打脸,如果他们不应战,在蒙古人眼里哪还有地位可言?
可是要应战么……虽然随团而来也有大宗师,可较之毕玄这样级数的超级大宗师,终究有所不如。谁也不知道蒙古那什么“大漠飞鹰”里都有什么高手,他们一边约束手下的武士高手不得轻举妄动,一边赶紧联系暗伏在蒙古当中的眼线,探问“大漠飞鹰”的消息。
与此同时,也有无数人将目光投注到入城不到半天的少帅军统帅楚楼钧身上。
大家心里都明白,蒙古虽然公然挑战所有人,但第一个要对付的,却是楚楼钧!
这次以武林方式进行挑战,也是存着在擂台之上光明正大击杀楚楼钧、震慑天下汉人的打算。
那楚楼钧到底敢不敢应战?
一时间无数人都在琢磨着这个问题,部分有心计的人却已四处传扬起楚楼钧当初在樊城挑战四大宗师的事,称之为“有胆有谋、从不退缩的英雄好汉”。
这明着褒扬,实际上却是将楚楼钧架在火上烤,为的自然是逼着楚楼钧第一个应战。
少帅军的驿馆前,人潮汹涌。
自从楚楼钧入住的消息传开后,随着入城的汉人高手增多,前来拜会甚至投奔的年轻人数以百计,还有大批当地青年主动来通风报信,诉说蒙古、大辽、满清、吐蕃、西夏近来动向。
当挑战书传开后,这里更是热闹无比,进入灵州城的各门各派青年弟子、汉人高手们都纷纷聚集到驿馆前,求见楚帅以商量对策。
有老成持重者再三力劝,认为楚帅身负天下汉人之望,地位尊崇,不可轻举妄动。
有热血者表示愿为前驱,替楚帅探一探敌人的虚实。
有盲目崇拜者则高呼楚帅好好教训一下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蒙古鞑子,涨涨汉人的声威。
这些人都由魏知白、冯途接待,谢晓峰借口准备明天之战,只是匆匆露了个面便离开了。
查探“大漠飞鹰”组织情报的事郭襄已主动揽了过去,魏知白与各派弟子、青年高手的交谈也是围绕着这些展开。
谢晓峰和燕十三都不是擅长交流之人,也不擅长打探情报,所以两人能做的,就是全力备战。
回到院子里,燕十三摇头道:“那蒙古人如此大的口气,登场的起码也是大宗师级别,刚才那些来访者中一个大宗师都没,上擂台就是送死。”
谢晓峰负手立于院子中,望着院子里的一个小湖,心里反复盘算着对策。
现在少帅军这边真正能战的只有他和燕十三,郭襄姑娘的武功虽说也接近入门级大宗师,但她乃是楚帅的未婚妻,楚帅离开时将车队的安危交给他,谢晓峰怎能让郭襄姑娘出战?
何况郭襄姑娘实力虽强,临敌经验却不足,与大宗师交手很难发挥出十成的实力。
而他和燕十三两人,又能不能敌得过蒙古那什么“大漠飞鹰”里的大宗师们?
谢晓峰没把握。
挑战书里的规矩很简单,也很有压力。
以一人车轮战三场,才能退下休息,而且这不是比武,而是生死决斗!
这样的规则对谢晓峰和燕十三而言极为不利。
生死决斗他们不陌生,甚至他们在江湖上这些年来,经历的都是生与死的较量,这没什么好说的。
但以一人之力,连战三个大宗师,就实在没把握了。
能迈上大宗师之境的,哪个不是武林中的人中龙凤?尤其是作生死之斗时,更是会拼尽全力,没半点保留。
这样高强度大风险的决斗,想胜出一场也不是容易的事,何况连战三场?
而且他们二人代表着少帅军,尤其是谢晓峰,对外还是楚楼钧的身份,落败身死事小,坏了楚帅的名声、打击了少帅军和汉人的精神士气才是最致命的。
但同样他们两人也没法子退缩。
先不说这挑战书第一个针对的就是他们,哪怕不是,以他们在汉人中的名声,以及这些天来蒙古对城内外汉人的欺压,他们就不能退缩半点!
下午时有不知多少当地的汉人子弟前来投奔,哭诉蒙古人的欺压——蒙古一方不只针对报名参加驸马选拔的汉人男子,连寻常汉人百姓也被他们找着各种借口寻衅生事,轻则责打,重则入屋掳掠施暴,除了极少打死人外,可算得上是无恶不作。
当地的汉人百姓报官无望,只能以泪洗面。
好不容易盼来了楚帅,自然将最后的希望都放到了楚帅身上,所以要来投奔报效、追随楚帅抗击异族的汉人青年络绎不绝,许多人还是代表了同族、同村的青年而来,一个人的手里就拿着近百人的血书手印。
以燕十三的冷漠,也被当地汉人遭受的悲剧、青年们的热血投奔所触动,何况是谢晓峰?
谢晓峰只感觉到尘封的热血都被点燃,更感觉肩头责任巨大。
无论如何,现在他代表了楚楼钧,就决不能退缩,决不能让这些汉人同胞们失望!
为此他甚至抛开了门户之战,将谢家神剑的剑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202246/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20224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五百三十六章 蒙古高手的挑战)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墨少堤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