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第466章 欧气满满的学妹,现实叠层器件效率突破16%!(1/4)

文/肥美的韭菜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 本章字数:1927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txt下载 |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总裁我们隐婚吧虚空领主的位面征服之路美女总裁的贴身兵王丧尸家的小萝莉见习死神系统我有一个欧布之环猪帝的萌萌小魅魔快穿妖精:男神,有点乖贪狼游记我闯入了鬼界无聊四人组星际芭比:饲主多多关照

周五早上,许秋收到了魏兴思的邮件,得知之前那篇以“刮涂、多彩、半透明”为亮点的《焦耳》文章,审稿意见已经返回。

编辑一共送审了两个审稿人,他们都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

审稿人一:“这个工作非常具有启发性,建议直接接收。”

审稿人二:“建议直接接收,或者参考以下修改意见……”

最终,编辑给出的意见是“不需要修改,文章直接接收”。

对于这种情况,第二个审稿人提出的一些问题,只需要简单写个回复就可以,不需要在正文中进行修改。

说实话,许秋看到这个结果,还是稍微有些意外的。

他已经好久没有收到“建议文章直接接收”的审稿意见了,之前收到的意见一般都是大改或者小改。

而且,这篇工作,许秋自我感觉是“往高了投”的:

所报道的体系,器件效率并不算顶尖,只是把有机光伏领域能用到的噱头基本上用了一个遍,而投的期刊却是《焦耳》这种高档次的期刊。

因此,许秋本来都已经做好了大幅度修改文章,甚至被拒稿后转投am、ees的打算了。

现在能够不修改就直接被接收,可能是因为文章比较契合《焦耳》的收稿定位。

它们除了追求效率上的突破外,或许也比较在意这些噱头。

换言之,许秋的这篇文章虽然效率方面的硬实力有所欠缺,但是故事讲的还不错,软实力比较强。

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因为许秋这一年来带领团队,为有机光伏领域做出了非常高的贡献。

魏兴思课题组,或者说许秋本身已经有了学术影响力的加成,成为了有机光伏领域的大佬人物。

大佬投文章中稿的概率,比名不见经传的小课题组,可能要高个百分之几百。

不过,许秋倒是没有欣喜若狂,反而内心较为平静。

对现在的他来说,文章发的多了,感觉也就那么一回事儿,只有c能够勉强让他提起精神。

许秋已经不再是当初发表一篇i二区,都可以激动半天的科研小白了。

就和看网文一样,重复一个套路,看多了就会腻,文章发多了,也是一样。

人们从同一件事物上收获的快感,会随着重复次数的变多,年龄的增大,而逐渐递减。

这也是为什么夫妻之间,假如在中年的时候不能把爱情转化为亲情的话,等到了老年就很容易出问题的原因。

另外,这篇《焦耳》文章成功被接收后,许秋现在手中的所有工作都处于已发表接收的状态。

主要是因为这段时间许秋一直在尝试冲击c,没有章的缘故。

冲击c确实比较拖节奏。

许秋在被窝里,给魏老师写了个回信,互相恭喜对方喜提一篇《焦耳》文章,之后他看了一眼模拟实验室。

结果发现,叠层器件的效率,终于取得了突破。

现在模拟实验室中主要摸索的是两个叠层体系:

一个是基于三元j4:pcbe10:ieico-4f顶电池的体系,简称三元idic-o-4f;

另一个是基于三元j4:pcboi8dfic顶电池的体系,简称三元idic-;

其中,三元idic-o-4f体系,效率在原先15.91的基础上,又往上挪动了0.07,达到了15.98,但上升空间已经明显不足。

而另外三元idic-体系,经过这些天的摸索,器件性能如同坐火箭般的向上蹿升。

现在的效率,已经正式突破了16的大关——

达到了16.22!

两个体系性能上的差别,主要来自于短路电流密度。

三元idic-体系的短路电流密度可以达到14.32毫安每平方厘米,相较于三元idic-o-4f体系的13.98毫安每平方厘米,提升了大约2.4。

而两者在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上的变化并不大。

最终,这种差异反应在器件光电转换效率上,就是从后者的15.91变化到前者16.22,刚好也是提升了2左右(相对数值),与短路电流密度的提升幅度相当。

虽然相对2的提升,看似很小,但到了最后效率冲刺的阶段,每一点点细微的优化都是非常关键的。

拿到数据后,许秋开始探究这个实验现象背后的原因,看看能不能找到合理的解释,以及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一方面,许秋认为两种叠层体系短路电流密度的变化,可以归因于原本二元单结体系的差异。

虽然coi8dfic和ieico-4f两种材料的禁带宽度相当,但是在实际制备器件的时候,形成的有效层薄膜的显微形貌也会对短路电流密度造成影响。

这就导致在二元单结的体系中,pce10:coi8dfic体系的短路电流密度,就比pce10:ieico-4f要高一些,前者可以达到26毫安每平方厘米左右,而后者只有23-24毫安每平方厘米。

现在把它们用于叠层器件中的顶电池,大概率也会“遗传”一部分它们在二元单结体系时的特性。

另一方面,李丹课题组另外一篇基于coi8dfic三元体系的文章,给了许秋进一步优化的思路。

叠层器件之前引入pcbm,并不是为了提高对应子电池的器件效率,而是为了方便对叠层器件各个子电池的光吸收性能进行调控,让顶电池和底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相匹配。

换言之,pcbm到底放在底电池中,还是放在顶电池中,其实并不是很重要。

现在,最优的叠层体系是三元idic-体系。

根据李丹课题

状态提示: 第466章 欧气满满的学妹,现实叠层器件效率突破16%! --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章:第465章 《科学》初稿完成,魏兴思的提议(求订阅) 返回《我有科研辅助系统》目录下一页:第466章 欧气满满的学妹,现实叠层器件效率突破16%!(1/4)(快捷键→)

推荐阅读重生之末世宅男奋斗记弄死系统的我小狼狗的追妻攻略神奇宝贝:大师系统快穿女主奋斗指南东北出马笔记快穿之男主改造计划快穿:种田撩汉100式龙血魔兵宠妻总裁坏透了末世幕后主宰快穿空间界之男神请矜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