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秦皇纪第四十六章 华夏圣器九鼎(2/2)

文/殷扬
秦皇纪 | 本章字数:1303 秦皇纪txt下载 | 秦皇纪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满唐华彩都市尖兵大时代1958我娘子天下第一明末之草原为王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我祖父是朱元璋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大唐之神级败家子大清第一纨绔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不多要三个月了。

当然,这还仅仅是理论上的计算,还要考虑到天气变化,是不是有洪水山崩道路不通这些情形,这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了。

周武王伐纣之后。没过多久就死了,留下姜子牙、周公和召公辅政。姜子牙主要掌管军队,召公主要掌管律令,周公主要掌管内政。如何解决诸侯朝天子路途太过遥远这一难题就落在了周公肩上。

周公决定修洛阳,在洛阳接见诸侯朝见。

之所以选中洛阳,是因为洛阳“居天下之中”,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赶去洛阳,其距离差不多,这可以大大的缩短路程。节约时间。

洛阳建成后,周天子从镐京出发,赶到洛阳接受诸侯的朝见,结果却是天子和诸侯各走一半,皆大欢喜。天下称便。

自此以后,洛阳就成了周室极为重要之地,每到诸侯朝见天子之时,周天子都要驾临洛阳。到了周幽王时,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弄得天怒人怨,到了西戎进攻镐京之时。没有诸侯鸟他了,周幽王也就被西戎杀死。

周平王请得秦部族出兵,收复镐京。然而,镐京已经被戎人破坏得不成样儿了。宫室被烧光了。周平王把镐京的残破样儿看在眼里,心里发冷,不想再呆在镐京,决心东迁洛阳。

周平王之所以决定去洛阳。而不是去别的地方,是因为洛阳的宫室完好无损。就这样。周室由镐京迁到了洛阳,西周也就结束了,东周就开始了,著名的“春秋战国”大争之世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秦异人进入洛阳,看到的全是周公遗迹。回想当日,在周公之时,周室很强盛,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如今,徒留周公遗迹,周室已经灭亡了,要秦异人不感慨都不成。

“可惜了,大好的宫室却是落得如此惨败样儿。”黄石公、尉缭和司马梗也是感慨万千。

“王太孙,请进。”周赧王忙躬身,邀请秦异人进入宫殿。

“去陈鼎殿。”秦异人一步踏入宫殿,冲周赧王吩咐一句。

洛阳最为重要的东西莫过于九鼎了,秦异人当然是想第一时间见识见识。

“九鼎!”黄石公、尉缭和司马梗心头一片火热,大是急切。

九鼎,是华夏圣器,是华夏的象征,谁个不知,哪个不晓?可是,九鼎放在洛阳,等闲人哪里能见到,就是七大战国的国君也没有机会见到。除了秦武王见到过九鼎外,其他的国君几乎没有见过。

马上就要亲眼见到九鼎了,谁能不激动?谁能不急切?

周赧王心头一沉,心想秦异人要是见到雍鼎上秦武王的血迹,会不会大怒呢?

可是,他不敢违逆秦异人之意,只得带路,引领着秦异人一行,直奔陈鼎殿而去。

陈鼎殿很大,足以容纳数千人。在殿内摆放着九尊巨大的青铜鼎,气象不凡,一股霸道之气油然而生。

“这就是九鼎?果是不凡!”秦异人眼睛一亮,脱口赞赏。

“好cc!不愧是九鼎!”黄石公、尉缭和司马梗眼里一片火热,眼睛瞪得滚圆,死盯着九鼎。

九鼎呈圆形摆放,外围八鼎,中央一鼎,其方位依“九州”而定。

而且,中央之鼎最大,最为气派。

大禹划分九州,命每州进贡精铜,铸成九鼎,一鼎代表一州,自此以后,九鼎就成了华夏的象征,成了传国圣器。夏商周三代,无不以得九鼎为得天下的象征。

“中央之鼎是豫州鼎,中原之地也;东边四鼎是徐、扬、青、兖四州;西边四鼎是雍、凉、幽、冀四州。”周赧王极不情愿,又不得不为秦异人解释。

在解释到雍鼎时,周赧王看着秦武王的血迹,声音有些打颤,心里大是后悔,为何不把秦武王的血迹清理掉呢?

“雍鼎?”怕什么来什么,秦异人一双眼睛盯着雍鼎。


状态提示: 第四十六章 华夏圣器九鼎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四十六章 华夏圣器九鼎(2/2) 返回《秦皇纪》目录下一章:第四十七章 三川郡(快捷键→)

推荐阅读左舷我的公公叫康熙我娘子天下第一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我祖父是朱元璋机战之无限边境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北朝帝业雏鹰的荣耀国潮1980唐人的餐桌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