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老板已有准备,邓元鋆识趣的闭上了嘴巴,没再多嘴,他开始在心中思考如何说服梁猛松。
“中微的伊志尧博士,年逾六旬,三年前仍带领团队归国,志在造出国产等离子刻蚀机……”
“杨培东,1971年生人,26岁取得哈佛大学化学博士学位,现在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终身教授,同时也是半导体纳米材料领域的顶级青年科学家……”
“戴伟进、戴伟立、戴伟民等戴氏三兄妹……”
……
在场高管们纷纷发言,推荐自己知晓的半导体人才,有些已经回国创办公司了,有些还在美国。
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
夏景行其实也就那么随口一问,竟发现流失海外的半导体领域的科技人才多如过江之鲫,数都数不过来。
这也是国内目前的现状,给不起那么高薪酬,大环境不行,留不住人才。
华人中有聪明才智者不在少数,每年高校理工科培养出来的佼佼者,很多都去了美国,其中又有相当大一部分流入了半导体领域,并逐渐成为了行业专家。
这么多人名,夏景行根本记不住,赶忙挥手打住:“好了好了,等下来过后,大家可以给我发一封邮件,把你们认可的人选推荐给我,我会安排人去一一接触。”
听到这,热烈无比的内推活动这才暂时告一段落。
夏景行有很清醒的认识,半导体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时代已经过去了,即使招来了顶级人才,如果缺乏配套条件的话,也还是抓瞎。
换句话说,顶级人才很关键,但更关键的还是成熟的技术团队。
要想在半导体领域有所作为,除了招揽一些顶级人才外,他们还需要派出猎头去挖一些掌握成熟技能的工程师,作为团队的研发骨干。
只是这件事没必要放在会上讨论了,他心中已有腹案。
眼下大军已经开拔,只要复兴工业集团把名头打响,把招牌擦亮,四面八方的人才都会涌入过来。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200903/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20090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861章 全球招揽人才)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桥上风景独好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