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繁琐的规矩,实际上随着老一辈的人逐渐离去,新一辈的80、90后大多都懒得去遵循了。但南明镇的祠堂不同,镇子里本就没有什么富贵人家,就算有,也都早早背井离乡,恐怕连自己祖上的坟埋在哪儿都忘得一干二净了,索性这三大姓的长辈们一商量,就联合起来,共同出资,修建了唯一一个大祠堂,将三大姓的后代全部囊括到了一起。
这算是无奈之举,南明镇在未被正府建设前,本就过着食不饱穿不暖的穷苦日子,如果不是扶贫办找到这块地方,否则他们还真的算是青榆市里为数不多的重点贫困区域了。
“三家用一个大祠堂,虽说从lún_lǐ上说不过去,但是这好歹也让镇子里的老人们觉得有了面子,面子是每个年龄段都逃不过的工程。”马厉勤带着几人从那看起来比绝大多数建筑都要恢弘的祠堂走过,兴许是话匣子打开了,便多扯了几句,“但是我估计再过个七八年,这个祠堂就存不了了。”
“为什么?”
叶一诺好奇回了一句,算作礼貌。
“南明镇经济不景气,一个明显的行政划分都没有完善,青榆市这几年的发展有多么迅速,你们这些住在市里的人肯定比我清楚。”马厉勤眯了眯眼,用一种老干部特有的眼神道,“到时候啊,上头说要把这个地方拆了,那就得拆了,老这么留着也不是个办法。”
“这不是好事?马村长怎么一副愁容?”叶一诺道。
“咱们镇子里一共有68家贫困户,他们要么没人赡养,要么就是缺手缺脚,要么就是文盲,这些人的生活水平能叫好?不能一直这么下去的。”马厉勤叹了口气,说道,“老一辈的人在意的无非就是个吃饱穿暖,但是这种把穷当做理所当然刻在骨子里的想法,没有存在的必要,他们不愿意改正,正府就来帮他们改正。”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200679/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20067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385章 迟暮)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恰灵小道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