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如是看了阴使一眼,耸耸肩,“反正不怪我。”
南朝韩国、陈国、后梁三国之中掀起的波涛终于也渐渐在大隋各路才子书生的嘴里沉寂了下来,最终只沦为实在腹中毫无墨水的酒徒茶客百般无奈之后的谈资。
此刻大隋成安的早朝刚刚结束,文臣武将三三两两从朝堂之上走出,只余下姚清河一人如同劲松一般站在隋文皇的身边。
隋文皇呵了一口气,也代表着心中松了一口气,“先生果然大才,经由先生几步险棋之后朕大隋又如同十年前一般茁壮而长。”
尽管外人都尊称为姚清河为国士亦或是国师,而在私底下隋文皇对姚清河仍旧是以先生相称。
姚清河只是笑,“任何万般的算计也离不开一位明君的支持,就算是没有鄙人,大隋在陛下的带领之下仍旧会是欣欣向荣。”
隋文皇哈哈大笑,“朕今日只当先生这番话是由衷的真心话,而朕皇爷爷的叮嘱朕明日再去考虑罢!”
“如此甚好。”
朝堂早已空荡荡,除去姚清河与隋文皇两人之外就只剩下一个老太监在一旁服侍
,两人的笑声便在这朝堂之中显得格外响亮。
谈论了一番之后隋文皇笑道:“朕今日心情愉悦,等会便提上一壶好酒与先生共饮!”末了隋文皇微微眯眼,“先生今日应当是不会驳朕的面子吧!”
姚清河苦笑一声,摇摇头之后冲着隋文皇恭敬行礼,“这些天陛下操劳过度,还是且先回宫休息吧。”
隋文皇听完这话之后竟然是乐了,转头看着那老太监,冲着姚清河指点道:“你瞧瞧他,还是不给朕任何的台阶下,这人。。。嘿!”
还未等着老太监回话,隋文皇便从龙椅之上缓缓站了起来,吁了一口气,“罢了罢了,今日就且先随你去吧。不过朕可是警告你,若是朕下一次找你赏酒你再拒绝的话,朕便要杀你的头!”
“多谢陛下体谅!吾皇万岁!”
隋文皇在老太监的搀扶下缓缓走远,等到其身形消失在拐角处之后姚清河才站直了身子,转身朝着自己的院落经纬亭之中走去。
宫中园子大气磅礴,比起苏州的江南园子来,少了细腻温婉,却更多了一丝壮阔威严。两者各有妙处,各惹得姚清河反复连连。
在宫中流连了许久,等姚清河终于回到经纬亭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时候了。
正午的太阳果然毒辣,而鲜有绿荫的皇宫之中便如同一个蒸笼,热气蒸腾,这经纬亭的绿意也仿佛成为了宫中的一块乐土。
刚刚通过一条弯弯曲曲的长廊,姚清河便听到一个爽朗的笑声,不用多想,这笑声便是从大隋六皇子苏阳秋的嘴里传出来的。
或许是因为天气愈加毒辣的原因,六皇子苏阳秋最近极为喜欢往这经纬亭来读书习字。
虽然此事有些不合规矩,可苏阳秋是隋文皇最为喜欢的一个皇子。因此尽管此事肯定会从老太监的嘴里传入隋文皇的耳中,但隋文皇一直没有明确地表态,便是默许。
隋文皇应当是希望借着这个由头叫苏阳秋能在姚清河的身边学学东西,若是能有幸入得姚清河的法眼做了一个姚清河的学生的话,那便是再好不过!
果不其然,姚清河撇开一块芭蕉叶之后便听见了一声问好,“见过姚国士。”
“见过皇子殿下。”
姚清河从不会没有规矩。
问过好之后苏阳秋便重新坐在了这闲亭的台阶之上,而在这亭子中央的石桌上,则坐着一个皓齿明媚的少女。
殷素素。
素素的面前摆着一本晦涩难懂的古书,从素素苦皱的眉头上看,她应当是没大看懂这书上写的东西。
姚清河没先过问素素,而是冲着苏阳秋说道:“殿下,如今是用膳时候,殿下若是还不回去的话,说不定就要惹来责骂了。”
苏阳秋有些犹豫,从他的神情上看他并不是很想离开这经纬亭。半晌之后苏阳秋冲着姚清河行了一礼,“国士所言极是,也是时候该回了。”
走了几步之后苏阳秋忽而转身问道:“那。。本殿下下午时候还可来吗?”
姚清河只是笑,苏阳秋便有些失望。
姚清河这才弯腰抽出了素素面前的那一本书,“哦?《古史通释》,认得上边的古字吗?”
姚清河没问素素看不看得懂。
素素被姚清河突如其来的动作吓了一跳,抬起头来望见姚清河春风般的脸之后连忙站起来问了一声好,这才回道:“看不懂。”
姚清河略微惊讶,“如今怎么这么耿直了?原先我问你看不看得懂的时候你回的是看得懂。”
姚清河嘴里的原先是指张九龄身死之前。
“原先装模作样,便回夫子看的懂。”
姚清河脸色微微变换,不留痕迹地叹息了一声,“只是有一句俗话,‘没学会走之前万万不可学跑’。”
“夫子说的是要脚踏实地,不可一日登天?”
“是这个道理。”
素素的脸上没有多少的波澜,“可路太长,脚踏实地万万年也不可登天。”
“虽如此,总不会一头从天上栽倒下来。”
素素未曾回话。
姚清河便笑了笑,坐了下来,将这本《古史通释》反盖在石桌上,只问:“吃饭了么?”
素素跟着坐了下来,摇摇头。
“那且先不必看了,还是吃过饭再说。身体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174930/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17493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七十五章 人之初(晚了抱歉,六千字))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慎得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