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梁柱儿赖胖子站在一边,两眼紧盯着刘琮,只见刘琮使了一个眼色给他二人,梁柱儿偷偷扭了赖胖子一把,大声喊道:“杖下留人!”说着过来,一起跪在刘琮面前,替黄忠说话:“主公,老将黄忠年岁已高,此事不过是一时疏忽。您就饶了他这一次吧。”
刘琮大怒,一脚踢翻案子,喝道:“反了反了,新野县衙门成何体统!奴才仆从都敢过来干扰衙门大事!来人,把这两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家伙拉出去砍了!砍啦!”
卫士一听,放了黄忠和庞统徐庶,进门就将梁柱儿赖胖子扭起来往门外拖。
黄忠见了,起身奔了进来,来到刘琮面前跪了下来,央求道:“主公息怒。衙门之事全怪末将一人管理不严。这样,罪在末将一人身上,求你斩杀末将一人,饶了其他各位。”
刘琮板着脸也不松口,庞统徐庶见了,急忙过来相求,刘琮才喘了口粗气道:“念你初犯,暂且饶恕。如有下次,严惩不贷!”
刘琮也没有指出是谁初犯,只是这样说了,黄忠庞统徐庶一起点头道:“在下牢记,绝不敢再犯!”
刘琮就吩咐:“都起来吧,吃饭,饭后有要事处理。”
这时候,火盆了的炭火正旺着,壶里的水冒着热气,仆从们就过来泡好了茶水,端给刘琮,刘琮一边喝着,吩咐众人:“该办事办事,该吃饭吃饭。大家过来,围在一起吃饭。”
黄忠庞统徐庶努力镇静着情绪,过来坐下。
正好仆从们将午饭端了进来,于是,刘琮一边说着话,调节气氛,问着一些屯田的事情。到吃饭结束时候,屋里的气氛基本上已经缓和了。
(收藏对作者很有用处,请把本书收藏在藏书架上吧。谢谢。)004
005章 必须屯田
吃饭之前,刘琮就说着笑话,把气氛调节好了,然后就说了些屯田的事情。
刘琮问:“元直士元二位是当世名人,对世事多有观察了解。就请说一下屯田的事情吧。这个,曹操屯田,我大体知道,但是,屯田的细节,却是不了解。二位就介绍一番。我想着借鉴曹操一点经验,在荆州一地,把屯田发动起来。恩,诸位知道,发展经济,壮大实力,以备三年后和曹操老贼厮杀,所以,搞好屯田是十分必要的。只要粮草丰足,其他各行各业必定发达起来,荆州的复兴,指日可待。恩,可以这样说,荆州复兴的基础,是屯田,是储备粮草。所以,无论有多少困难,我们也要把屯田工作开展下去。”
刘琮说到这里,对自己说的话有一句反胃,就是那句“我想着借鉴曹操一点经验”,所以就有些后悔,心中骂道:“co!我接见他的经验!不该这样说!”想到这里马上补充道:“曹操不是屯田成功吗,我就借鉴一下他的经验,把我们荆州的屯田工作搞得更好,以此来打败曹操。这叫借敌之力,制敌于死地!”
刘琮说完,端起茶水喝了一口,接着说: “我大体知道,曹操好像是在建安元年就开始屯田了。那时候他好像刚刚把献帝接过来,带到许昌安排住下。朝廷封他为大将军,总理朝政。但是袁绍不服气,不想着自己在曹大将军名下为官。曹操出于韬光养晦之计,便把大将军之职让给袁绍,自己任司空,行大将军之职。按说到了这样地步,曹操不应当再去屯田了,光朝廷的事情换不够他忙活的吗?”
庞统听了刘琮的问话,想了一下,就说:“呵呵,主公,曹操屯田也是出于无奈啊。
“当时中原的情况是这样,黄巾作乱多年没有平息,各路军阀互相残杀,强取豪夺,再加上连年灾荒不断,所以到建安元年,整个中原地区已经是‘尸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了。不用说黎民百姓吃糠咽菜都难以继日,就是朝廷官员也是从公卿以下都出外采集野菜为生。
还听说过有这样的事情,就是各路军阀互相掠食为生,有许多小股军阀就是因为抢不到粮食才不得不自动解散。就像袁术这样有名的诸侯也不得不派士兵下河摸取河蚌为食,以补充军粮之不足。好像公孙瓒也不知道是袁绍,因为没有粮食,就派士兵采集桑葚为食。哈哈哈哈。由此可见当年食物之奇缺。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自己就能军粮充足吗?肯定不会,当时他有几次战争没有进行下去半途而废,就是因为军粮供应不上去。一次是和陶谦作战,已经连连取胜,但是没有吃的也是没有办法,所以就自动撤退了。
“另一次是和吕布相持百日于兖州郯城一带,也是军粮供应不上而自动罢兵。”
庞统说到这里已经是口干舌燥,急忙举起一杯茶水道:“我喝点水润润嗓子。元直你往下说吧。”
刘琮听了急忙命人给庞统徐庶倒茶,然后催促徐庶说话。
徐庶接着说:“就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听从了谋士毛玠的两点建议。一是抓紧时间到洛阳接献帝来许昌,抢先一步夺得政治上的主动权,从此后挟天子以令诸侯。二是拥兵屯田,充实军粮,以求更大发展。
之前第一步已经做到了,于是曹操就开始屯田。他任命枣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172354/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17235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 31 部分阅读)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未知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