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上前一步,恭敬的行礼说道:“李冉愿意效忠沛公,为故韩百姓奋勇杀敌。”
有了李冉的带头,许多犹豫不决的士卒也变得坚定起来,他们一同高声喊道:“吾等愿意效忠沛公。”
张良喜极而望,六千士卒,有近四千人振臂高呼,而另外两千多人,他也没有强迫,人各有志。选择不同的路,注定会有不同的结果,但却没有对错是非。他挥了挥手,努力让自己的心情保持沉稳,说道:“良愿与汝等一起为沛公大义尽心尽力。”
随后在李副将的带领下,进四千的人马单独分列出来,至于剩下的两千韩军,李副将也心情复杂和凝重,这些都是跟随他共进共退,患难与共的兄弟。可今天,他们不得不分开,因为,没有第三种选择。
见到两千韩军中走出一名五百主,李副将勉强的露出一抹苦涩的笑容,说道:“你小子,好好带兄弟反秦。”
这五百主沉重的点着头,也是复杂的看向李冉,道:“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不是我等不愿意效忠沛公,而是,我们的王是韩王,不是杨林。”
“非也。”张良突然走过来,他讲道:“王是王,百姓是百姓,王是百姓之首领,但却不是百姓之根本。良心中一直怀念韩王,但百姓却在秦军的摧残下痛苦不堪,试问孰轻孰重?沛公曾曰,民最重、社稷次之、君最轻。”
“丞相,我等只是一介匹夫,不懂深奥大道。王便是王,没有轻与重,请丞相谅解。我等明日便会离开阳翟,为韩王收服故土。”这五百主慷概激昂又略显悲怆的说道。
〖
第一百七十六章 壮行
两千人的离开虽然让人惋惜,可张良也没有过多的劝留,他只是望着这些离去的勇士,心中一抹酸楚,这些都是他们生死与共的兄弟。随后张良立刻对李冉说道:“今日大摆筵席,让兄弟们不醉不归。”
闻言,李冉心情沉重的应下,他知道这是离别酒。不过,路是自己选的,他既然选择跟随着张良效忠杨林,便不会言而无信,所以他此时也只能在心里默默的祝福离开的两千兄弟。
今夜注定是一个不醉夜。
郡守府,杨林也得知了韩军中的变故,对于此事,他同样理解和赞同张良的做法,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既然有人愿意留下,就一定有人愿意离开,他十分看的开。于是,他也吩咐道:“萧何,速命人送去好酒,不管他们愿不愿意跟随我,但他们始终是韩国的忠良勇士,今日一别,或许再想见面就难了。”
萧何点着头,附和道:“主公所言极是,何这就去办,定不让张良为难。”
“嗯,去吧!”杨林挥手示意道,随后,大堂就只剩下他和郦食其两个人,这时他才看向后者,深沉的笑道:“军师不仅智谋多,嘴上功夫却也了得,没想到张良先生都能让您给说服。”
郦食其急忙行礼,解释道:“非也,若不是主公仁义爱民,身先士卒,老夫即便是有一身的才能,也不敢贸然和张良提及此事啊。此乃主公仁义之举,食其不过是从中穿针引线罢了。”
“军师不用过谦了。”杨林又继续讲道。“既然韩军有四千兵马效忠,这军心、军纪和军法,还望军师多多费心督促,毕竟这些士卒以往是韩军,和我沛军还是有所区别的。”
郦食其闻言,也当即知道杨林的意思了,无非就是让他对效忠的韩军进行思想上的认知,免得出现前几日秦明妻弟那般的扰民事件。不要小觑了这些认知,若是没有人进行督促和说教,很有可能会因为韩军效忠士卒的加入。让整个沛军都陷入泥潭。古语云。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不是没有道理的。
人必须有自知,才能去知人。
“必不负主公所托。”郦食其也是拱手接令,然后请辞离去。四千人的认知。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啊。郦食其知道事情的重要性。也当仁不让,此乃杨林信任他。
整个大堂再次冷清下来,杨林疲惫的扶额。张良和韩军一事终于有了结果,他心中是既欢喜又担忧。欢喜张良和四千人效忠,担忧剩下两千韩军将何去何从,虽然他已经知道这些人明日会离开阳翟,可如今天下正乱,仅仅依靠这两千人马,又能做出些什么事情呢?
韩军大营,好酒好菜宴摆全营,可面对这些佳肴,六千人却丝毫没有胃口,张良也吃不下去,他舍不得,可也没有其他的办法,跟随杨林之心在韩王成死后他就思考了多时。和杨林相处的越久,就越让他不能自拔。
张良一个人喝着闷酒,酒不醉人人自醉,很快,他便醉倒在营帐内。其余将领见此,也都选择了沉默,他们理解张良的心情,而他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整个酒宴死气沉沉,没有平日里的欢声笑语和豪爽。
次日,杨林亲自命人将粮草送于两千韩军,他本想挽留,可也不知道该如何说。而张良,则在郡守府没有出来相送,对于此,许多离开的士卒心中都冷冷清清,颇为寂落,毕竟,在他们心中,除了韩王,便是张良最有威望了。
“也罢,既然丞相不愿相送,我等就出发吧。”五百主策马上前,对沛公和李冉拱手悲凉的说道。话毕,他调转马头,然后拔剑高举,呼喊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172315/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17231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 63 部分阅读)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未知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