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自己也是松了一口气,方才的事情若不雷厉解决,后果不堪设想,很有可能整个队伍都会暴乱。不过此时,他却高兴不起来,既然保证大家饿不到肚子,粮食便是关键了,也是他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等到了次日,杨林吩咐王山带人下山购粮,而他则和夏侯婴等人带领众人进山寻找隐藏的处所,并且在沿途留下了记号,以方便王山可以找来。
芒砀山据传素有仙气,大圣孔子曾在此避雨,秦始皇东南望有天子之气,也曾经东游而压之,就连历史上的刘邦也是斩白蛇而起义。杨林知道现在的刘邦已死,但却不知此仙山是否真有那般神奇。
他带着众人重新进山,因为是在早晨,太阳初升,以芒砀山坐东朝西的方位,杨林等人目前是无法见到太阳的,他们也只能估摸着大概的方位前行,沿途的树干上,每过百丈,夏侯婴便会在树干的根部用剑刻上隐秘的记号。这般做,既可以保证出山的路径,又可以避免迷路。
山中崎岖,更有腐叶沼泽相伴,路上的艰辛自然不必多说,然而,因为杨林保证饿不到肚子,跟随的众人也未因此而有怨言,现在他们已经是无论可走了,唯有跟随杨林。
一行上百人,终于在晌午的时候见到了太阳,以芒砀山的葱郁和山峰的高度,遮掩了半日的太阳高高的悬挂在了众人头上。杨林心中大喜,如此便可确定方向了,他算了算,此时他们正在朝着东南的方向进山。
随后,杨林命众人暂时休息,又令李霸分发口粮,他便和夏侯婴以及曹参商量起来,按照他的意思,则是继续朝东南方向前进,因为如此一来,不变向的情况下,迷路的可能性便会大大的降低。
曹参二人也无异议,因此休息完毕,众人继续朝着东南方向前行,如此行走了一天,黄昏时间,杨林等人终于寻到一处安身的处所。这是一个巨大的溶洞,四周草木葱郁,在溶洞外面还有一处比较平坦的大岩石,另外还有瀑布从溶洞上方飞流而下,融入岩石边上的池潭。
杨林趁着天色还未黑暗,他来回望了许多次,心中不由赞叹,远远看去,溶洞的上方一抹紫色云雾笼罩,而平坦的岩石正好可以留作日常活动所用,同时池潭恰到好处的解决了饮水,说不定潭中有鱼,又顺便可以缓解粮食的压力。
“曹参大哥,此处不错。”杨林满意的对身旁的曹参说道。
后者闻言,也是点了点头,再道:“确实不错,这山洞辽阔,可以避风避雨,又有池潭在旁,可谓是风水宝地啊。”
“既如此,夏侯婴,命所有人在此安寨。”杨林立刻吩咐道。
夏侯婴即刻去将杨林的命令通告下去,众人得命,便入洞进行清理,同时李霸还带领一部分人去山林中砍取木材,有了溶洞,现在倒不至于害怕因生火而被人发现,且这深山老林,更不会出现人烟。
生起火,吃好晚饭,众人终于可以不必露宿的睡个安稳觉了,不过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杨林还是安排了数人进行夜间巡查。
随后,杨林同样是早早的进入了梦乡,这些日子,他比任何人的负担都要重,他所考虑的不仅仅只是眼前的活命,还要为日后起义做准备,现在的他,已经走上了回不了头的路。
睡梦中的杨林突然面色上布满了汗珠,表情很是惊讶。梦中,他听到山洞外沙沙的惊响,醒过来的他起身看去,只见洞外一抹白色在这夜间异常突兀,杨林定了定神,随后不由大惊,那是一条数丈长的白莽,此时的白莽正吐着信子,朝着他袭击过来。来不及多想,焦急之下,杨林拔出佩剑,对着白莽的血腥头颅砍了下去。
随后,大喝一声的杨林突然睁开了双眼,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听着洞外安静的风声,后背不由惊起冷汗,原来,刚才的事情都是一场梦。
第六十五章 白莽头
在杨林惊讶大叫而醒的同时,山洞外巡逻的数人也是一阵惊呼,如此动静自然令睡梦中的众人都醒过来,不过这些人没有率先看向洞外,而都是异样的眼神望向杨林。
见到众人的眼神,杨林不由疑惑,暗道自己虽然惊呼,却也没有洞外的那般动静,为何所有人都看向他呢?“夏侯婴,你们这是?”杨林招唤来夏侯婴,低声询问道。
见到众人的表情,夏侯婴心中万分惊讶,他也嘀咕大家莫非做了相同的梦?随后,夏侯婴犹豫了一下,还是低沉的回答道:“亭长,方才在梦中,婴梦到您一剑砍下一条数丈白莽的头颅。莫不成,大家也做了同一个梦,所以才会这样看向您。”
闻言,杨林比之夏侯婴还要吃惊,若真是这样,难道这就是天意?斩白蛇而起义。
随后,他对夏侯婴凝重的说道:“我亦在梦中见到自己砍杀了白莽的头颅,这才惊醒。”
“什么?”夏侯婴不可思议的看向杨林,“亭长,您,您……”他惊讶的说不出了话,“这难道是上天的安排?”
而这时,外面惊呼的那些巡夜者跑了进来,其中一人立刻对杨林行礼说道:“禀,外面突有一块岩石崩裂开来。”
杨林看了一眼夏侯婴,随后命道:“取上火把,出去看一看。”
随后所有人都跟随着出了山洞,而后被先前那人带到了崩裂岩石的地方,杨林从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172315/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17231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 24 部分阅读)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未知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