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阮大铖死了,马士英也下台了,高弘图回来了。
钱谦益没有办法和高弘图继续争,两人同是东林中人,高弘图的名声比钱谦益好得多,拥戴者更多,而且皇帝对高弘图是比较满意的,这促成了高弘图的上位。虽然高宏图同样是东林人,但他的作风完全和普通东林人不同,高宏图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梗直”。正是这一点让高宏图重新回到了朝堂,并站在了最高点。
这是高宏图最大的优点,在他的仕途起伏中这一点表现的淋漓尽致,当初作为首辅的马士英对他都比较畏惧,当时,高宏图成功的阻止了阮大铖和张捷的上位。后来,随着官员的不断变迁,朝堂越来越成为马士英的一言堂,随着马士英强行启用阮大铖,眼看大势已去,高宏图失望了,他选了离开,也直接造成了马阮联盟后来的肆无忌惮。除了在对付马阮这一点,高宏图几乎没有瑕疵,为人不贪墨,x情耿直,从不任人唯亲,敢于谏言,即使同是东林人犯错他都不会客气,这就是高宏图的最大优势,皇帝看中的正是这些,高宏图的上位在情理之中,也等于是一种平衡。
也就在这时候,一个消息传来,李自成死了。这是一个不太确定的消息,据说是死在了湖广的民练手中。但这个消息很重要,无疑代表着李自成的军队已经被建奴真正击溃,军队已经成为一盘散沙。
而建奴的消息也迅速传来,深入湖广、四川、江西的阿济格部在收缩,这说明多铎覆灭的消息传到阿济格的耳中,一场事关天下的大战也即来临。
历史上,阿济格正是在这个时间段率军北归,目的是和多铎部会和过江拿下南京。但这次,阿济格显然是真正的北归。因为多铎部的覆灭让被北方大地出现了兵力真空,阿济格要北还的目的很明确,保住北方大地。
消息让朝堂忙碌起来,针对建奴的军事朝议开始。三ri后,在南京耽搁了很长时间的周遇吉终于可以获准离开了,在午门拜别皇帝后,周遇吉火速离开南京,他直奔凤阳而去。
周遇吉离开的同时,兵部尚书张国维立刻下令让靖南侯黄得功率领几万大军越过长江进入了庐州府。
此时,心得意满的周虎臣已经到达了汝宁府与莫显成会合。随后,已经进入山东境内的王德用开始降低前进速度,他手下那些老
兵开始奔赴凤阳和汝宁府方向。后勤部队的物资开始向这两地汇聚,紧接着,**的力量显示出来,无数的百姓轻壮士气高昂的蜂拥而至,这些被鼓动起来的百姓只有一个目的,帮助,帮助自己的军队在这复杂的地域运送各种物资。
人民的力量是巨大的,当急匆匆赶路的周遇吉出现在凤阳,他的心放了下来。眼前是百姓的洪流,这些百姓紧紧追随着自己的军队,士兵们几乎不用动手,海量的物资就会被百姓争抢着运送上去,这是民心的力量,百姓的热情让周遇吉百感交集。
当周遇吉进入汝宁府,斥候来报,周虎臣已经帅大军进入了南阳府,并开始封锁泌阳到南阳府近的百里区域。
周虎臣的部署让周遇吉很满意,这个军事举措无疑是最正确的一个选择。南阳府其东北西三面环山,南部是丘岭地,整个地形成为一个近马蹄形的盆地,西北部是延伸无边的伏牛山脉,东南部有桐柏山脉,南阳附近还有九座孤山,而且境内河道纵横,地形极其复杂,真正的防守区域只有几十里。
想要北归,西北方向是连绵的群山,走四川入陕西想都不要想,时间根本不允许;想要尽快北归,阿济格的最佳路线就是连绵群山中的一个缺口;南阳。梁一条路线是在九江沿着长江岸边北上,周虎臣等于已经卡住了阿济格部的最重要回归路线。就是阿济格沿着长江北上,也没什么可怕,除了南京附近的军队在向安庆一带汇集,还有实力不俗的黄得功部,而长江也将是一个有力的屏障,周遇吉军的水军和南京附近的水军也已沿江而上,加上黄得功的水军,阿济格想要过江几乎不可能。黄得功和周虎臣对左梦庚的打击是非常沉重的,清军可以控制的作战船只远远不够,在水上根本不是黄得功等人的对手。
而来自福建的永胜伯郑彩,南安伯,福建总镇,郑芝龙的四弟总兵郑鸿逵也已率领水军奔向九江方向,他们的目标是安庆。
就在得到清军收缩的消息后不久,自命为大西皇帝,毫无政治大局观的张献忠却再次做出了一个极其错误的决定,他竟然试图进攻汉中。李自成别部贺珍诈称有清军重兵镇守,对清军极其畏惧的张献忠因此迅速退回了四川。(www.77kshu.com 千千看书网。)
第266章 就凭我是你老子
马上就要进入闰六月了,周遇吉到了南阳府。
军事部署根本不用周遇吉太过cao心,进入周虎臣给他准备的中军大帐,一个勾勒着南阳府附近地形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171497/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17149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 56 部分阅读)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未知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