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那了望哨猛地往后一甩脑袋,四脚朝天地摔倒下去,一蓬看不清颜色的液物像箭一样标射起老高。
持续五秒左右的雷鸣声,吞噬了他倒地发出的响动,他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溅血殒命。
微声、微烟、微光,64式微声冲锋枪还真是杀人不露馅。
敲掉了东南角了望楼上的哨兵,邓安国长吐一口气,心头不经意地萌生出一种嗜血的快感,脑海里浮现出目标人物脑袋崩裂,脑血如豆腐渣搅拌西瓜汁一样四散飞溅的惨厉景象。
咬了咬牙,他心下一横,动身沿着壕堑向军营西南角摸去。
西南角了望楼上也只有一个哨兵,只是距离较远了些,他拿出带夜视功能的瞄准器安装在枪身上,以壕堑上沿为依托,监视着目标。
闪电划空,他果然起身举枪瞄准。
未几,雷声轰响,他右手食指一动,铮的一声,塔楼上的目标饮弹浴血,糊里糊涂地成了枪下之鬼。
接着,邓安国继续寻找隐蔽处和射击点,解决军营东北和西北角了望楼上的目标。
每当大地惊雷之时,他果断起身,扣动扳机,精确命中目标。如法泡制,很快就将剩下两个了望楼上的哨兵送进地狱。
微声冲锋枪本来就杀人不露馅,如今在雷雨夜里,更是如鱼得水。
难怪邓安国在陆军学院求学期间,曾听教官对学生们再三强调:天寒地冻,狂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是最适宜侦察兵作战的好天气,因为天气越恶劣,对侦察兵行动的隐蔽性越佳。
邓安国干脆利落地清除掉四角了望塔楼上的哨兵,只觉得嗜血的快感在心头愈来愈浓,杀敌的手法越发越纯熟,大出自己意料之外。
他沿着壕堑折返到军营南面,寻找合适的位置往军营内渗透。找了片刻,他看到铁丝网内有一棵枝叶繁盛的缅桂花树,心中一动,决定以此处为渗入点。
将刺刀叼在嘴里,邓安国压低身形,潜行过去,纵力跃出壕堑,俯身仔细观察,没有发现地雷和绊绳。
凑近蛇腹式铁丝网后,他一经试探,判明没有通上电,便放心大胆地用钳子切开一个缺口,将铁丝网朝左侧拉开,随后高姿匍匐穿过。
潜进军营后,邓安国找到一堆杂物,在后面隐蔽起来,思索接下来的行动步骤。
营地里寂静得出奇,连一声咳嗽和喷嚏都听不见。除了帐篷和吊脚木屋外,各个角落里都堆积着绣迹斑斑的废旧汽车零件、轮胎、弹药箱。而被帆布盖着的油桶和木箱子更码放成山,使得本身面积就不算大的军营,显得拥挤不堪,却无形中给邓安国的潜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邓安国甚是茫然,寻思:军营里堆存了这么多的物资,来往巡夜的哨兵就那么零零散散的二十来人,警戒松懈得超乎想象。
心头泛起疑云,邓安国开始琢磨可能关押赵部长的处所。如果那些军用帐篷显然是驻防守军的营房的话,那几栋吊角木屋又是作何之用呢?
是用以储存枪支弹药的呢?
是越军休闲娱乐的场所呢?抑或是屯集军用服装背褥的仓库。
当务之急是救人为先,破坏军营倒是其次,可关键问题是自己根本无法摸清赵部长究竟被关在何处。自己不是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不可能以最快的速度把营地翻它个底朝天。
邓安国稍加思索,决定边搜索赵部长的关押之所,边为军营动点手术。
取下军用战术背囊,他潜行到两处重叠如山的油桶跟前,利用夜色为掩护,迅速将两枚66式反步兵定向破片雷(阔刀雷)安置在油桶旁边。
布置好66式反步兵定向雷后,邓安国环视四周,瞥见右侧不远处有一所木屋,心想:这极有可能是敌人的弹药仓库,老子不妨把它敲掉,免得敌人拿这些弹药去屠杀自己的战友弟兄。
弯腰疾进至木屋跟前,他准备把两颗撒布式反步兵爆破雷安放在门槛下面。就在这时,身后忽地响起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心神一凛,他知道又碰上巡逻哨兵了,不敢回头去观察,迅疾来了一个前扑,着地之时,双手掌撑地,两脚趾抵地,支住全身,随即双掌就地猛力一按,两足趾朝后一蹬,全身完全凌空,借反作用力向前弹跃出数尺,接着连翻跟头,以惊鸿一瞥般的速度扑至五米外的一堆废轮胎后面,因为此处有一片飞机草生得非常茂盛,非常便于隐藏。
躲进这片半人高的草丛里,邓安国忽觉一股浓郁的尿臊味夺鼻狂扑,立即条件反射地屏住呼吸。
幸好,这栋吊角木屋夹在两顶帐篷的中间,四面都堆积着废铁和轮胎等杂物,灯光也相对昏暗,否则他就无所循形。
邓安国仔细一听,脚步声很密集,估计有上十个哨兵正朝这边迫近。就在那些脚步声停在他隐身那片草丛附近的时候,他再一次听到那耳熟能详的哗哗声。
难怪这里臭臊味这么重,原来此地是夜间巡逻哨渲泄的最佳场所。
巡逻哨兵们渲泄完毕后,鱼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169969/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16996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 1 部分阅读)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未知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