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冉明发展道教,可没有想在头上找个爹的心思,在罗马没有教皇加冕,皇帝都不具备法律效益,而且为了宗教进行了长达二百余年的宗教战争。冉明可不希望一支不可控制的宗教在自己手中诞生,更何况道教就是一个靠造反起家的宗教,为了自己,致国家和民族利益不顾。
后世全真教丘处机,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汉奸,蒙古灭宋,在隐线战场上,他功不可没。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冉明根本不可能把野心家孙泰放在道教教主的位置上,这就是一个疯子,如果在他鼓动下选择造反,魏国乐子就大了。
其实道教,最初并不是一个宗教,而是一个学派,在诸子百家中,道家采纳了阴阳、儒、法、墨等学派的观点,形成了黄老思想学派,在历史上并且占据了一定地位,虽然道家不及儒家影响深远,事实上道家崇尚的无为而治,汉初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汉武帝之前。西汉采取黄老的无为而治,国富而强,为武帝两征漠北夯实了基础。
所谓的黄老无为而治,并非字面意思上的不作为。而是主张君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公正无私,恭俭朴素,贵柔守雌,通过无为而达到有为。即使现在看,这样的学说思想,也是无可挑剔的。当然,这对保皇派来说,肯定是不可接受的。
可是后来道家却因汉武帝独尊儒术而慢慢淡出历史政治舞台,这让道家非常不满,从而诞生了一批造反为目的的宗教组织,如东汉末年的太平道,天师道等。在冉明和葛洪的整合下,道家这才形成了宗教,有了完善的宗派教义。当然在这个时候,冉明根本不可能让道教脱离掌握。虽然葛洪年老体弱,时日不多。(历史上应该亡故,为了情节需要特意延长了时间。)事实上道教虽然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而且在唐、宋、明大部分时期都得到了朝廷的支持,但是却没有形成世界性的宗教,其实和道教的理论派系庞杂是分不开的。比如葛洪,事实上他是道教中的玉清派,尊元始天尊,而上清派则尊灵宝天尊,至于太清派则尊道德天尊。冉明为了不分彼此,直接一气化三清,在神灵排位过程最高的昊天,然后就是三位尊。这个时候,冉明准备让上清派祖先杨羲成为葛洪的继任者。
这个杨羲,字羲和。少好学,工书画,自幼有通灵之鉴。及长,性渊懿沈厚。与许迈、许谧交往甚密。《真诰》、《清微仙谱》等称其为上清派创始人之一。永和五年(349)受授《中黄制虎豹符》;六年(350)又从魏夫人长子刘璞受《灵宝五符经》;兴宁二年(364)受《上清真经》,并托神仙口授,制作大量道经秘笈。杨羲在文学和医学甚至化学方面的成就是远远比不上葛洪的,但是不可否认,在道教中他本身就拥有不俗的威望。至于孙泰,冉明压根就没有考虑过,如果是孙泰之师杜炅投降冉明的话,冉明还有可能考虑一下,只是非常可惜,杜炅不愿意降冉明,究其原因,还是自恃甚高。
:。: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77kshu.cc/161567/
发表书评:http://www.77kshu.cc/book/16156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964章战呢还是和呢)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tx程志谢谢您的支持!!